文物看山西之呂梁地區(qū)
華夏文明看山西
源遠流長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是人類文明中
唯一綿延五千年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
位于黃河中游的山西
表里山河 物華天寶
深植著華夏文明的根脈
珍藏了中華五千年文明最完整的記憶
在漫長的歷史演進中
積淀生成了豐厚的文化資源
從血脈相承的華夏之根
到感天動地的黃河之魂
從享譽中外的佛教圣地
到無與倫比的古建寶庫
從忠義仁勇的關公故里
到匯通天下的晉商家園
從金戈鐵馬的邊塞風情
到血火澆鑄的抗戰(zhàn)風骨
……
夜游豎石佛村摩崖造像
山西
現(xiàn)存古代建筑四萬余處
古代彩塑近一萬三千尊
古代壁畫面積約三萬平方米
數(shù)量居全國之首
另有多處石窟摩崖、文化遺址等地上、地下文物
以及全省各文博機構收藏的50多萬件文物
世間罕有
是名副其實的文物大省
為了便于文物愛好者探尋,這里按地區(qū)分布,整理了山西省11地市主要文保名錄,借以啟發(fā)諸君,以饗讀者,讓我們共同領略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魂魄所在!
本篇介紹呂梁。
呂梁市
位于山西省中部西側,
因呂梁山脈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
西隔黃河同陜西榆林相望,
東北與省會太原市相連,
東部、東南部分別和晉中、臨汾接壤。
呂梁市共有13個縣市。其中1個市轄區(qū)(石區(qū)),代管2個縣級市(孝義市、汾陽市)。10個縣(文水縣、交城縣、興縣、臨縣、柳林縣、石樓縣、嵐縣、方山縣、中陽縣、交口縣)。
呂梁,我的家鄉(xiāng),
這里人文薈萃、英才輩出!
這里有
一代女皇武則天
初唐詩人宋之問
宋朝名將狄青
清代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
等歷史人物
革命英雄劉胡蘭
試管嬰兒之父張民覺
山藥蛋派代表作家馬烽
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賈樟柯
等杰出人才。
文物古跡
主要有
卦山天寧寺
汾陽太符觀
東龍觀墓群
離石安國寺
離石漢畫石博物館
柳林香嚴寺
柳林南山寺
臨縣義居寺
磧口古建筑群
……
交城
卦山天寧寺(第六批國保)
時代:唐至清
地址:交城縣城西北3公里卦山太極峰下
卦山,因山形如卦象而得名,群峰環(huán)抱,斷續(xù)開合,有“卦岳爻峰”之稱,位居交城十景之首。天寧寺依山建造,創(chuàng)建于唐貞觀元年(627年),坐北朝南,由天寧寺、石佛堂、書院、朱公祠、圣母廟、文昌宮等六組建筑組成,同時還有環(huán)翠亭、戲臺、華嚴塔、墓塔等附屬建筑。寺內(nèi)有殿堂樓閣200多間。最先開鑿石佛堂石佛,相傳有印度僧人“華嚴法師”在此講經(jīng)說法。貞元二年(786年),河東節(jié)度使李說夫婦捐贈巨資,由道融禪師主持修筑天寧寺,使其成為華嚴宗名剎。
天寧寺建筑巍峨壯觀。位于中軸線南端,建于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的66級臺階和石牌樓,突出了寺院的陡峭壯觀氣勢。石牌樓古樸雄偉,前面鐫刻“登彼岸”,背面鐫刻“羅天接引”。66級臺階兩側石制柱頭雕有數(shù)十個石獅。順著66級臺階上去,便是寺院山門,山門上端橫匾“第一山”,乃北宋著名書畫家米芾所書。進了山門,便是前院,有明代嘉靖四年(1525年)重建的千佛閣,面闊五間,重檐歇山綠琉璃瓦剪邊,三面圍廊,下有“龍云虎風”洞穿行而上。從“龍云虎風”洞上去,便是中院。中院開朗寬闊,氣宇軒昂。正面大雄寶殿重建于清代嘉慶九年(1804年),保持了明代風格。殿內(nèi)三尊金身大佛結跏趺坐,通身金妝,是釋迦牟尼的三身佛像,為明永樂五年(1407年)之作品。毗盧閣在后院,是天寧寺的最高建筑,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檐歇山頂,閣體明三層暗二層,下層四面檐柱,中層四面圍欄,閣內(nèi)上下層置木樓板,有木樓梯可登。殿中雕刻精細的大型佛龕之內(nèi)有趺坐木雕像3尊,兩旁有摩訶迦葉和阿難陀侍立。
西出“右呂”月門,有地藏殿和三教堂。地藏殿中地藏菩薩端坐正中,十殿閻君分列兩旁。滿墻面壁畫以佛教六道輪回及十八層地獄中因果報應故事為內(nèi)容。三教堂重建于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為二層樓閣式,面闊三間,布瓦歇山頂,佛、道、儒三教主端坐殿中,這種布局形式極為罕見。
東出“左汾”月門,沿400余個石階拾級而上,是卦山最早建筑石佛堂。內(nèi)外兩進院落,里院正殿為“寶燈王佛殿”,殿中有高達5米的唐代圓雕石佛,為我國唐代石雕精品。左右山墻二十諸天壁畫,技法嫻熟,線條流暢,堪稱壁畫之精品。院中千年古柏上建有倒座觀音龕一座,歇山頂,九脊十獸,制作精巧,是一座精美的古建筑模型。在樹下憑欄而立,涼風習習,翠柏馨馥隨風飄香,近瞧天寧寺一覽無余,亭臺樓閣歷歷在目,遠看卦山景色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交城玄中寺(第七批國保)
地址:交城縣洪相鄉(xiāng)洪相村北 3千米
始建于北魏延興二年(472年),初名石壁寺。主要由寺院殿堂、秋容塔、塔院、遷安橋、摩崖石刻、歷代石刻等構成。被日本凈土宗與凈土真宗奉為祖庭,在佛教史和中日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現(xiàn)存建筑天王殿,建于明代萬歷三十三年(1605年);鐘鼓樓,始建于清順治十四年(1675年),其余皆現(xiàn)代重建。寺東秋容塔建于金泰和四年(1204年)。遷安橋康熙元年(1662年)遷建于此。井兒溝龍?zhí)侗4嬗兴未ρ率獭K簴|南區(qū)域內(nèi)靈塔已毀,西北區(qū)域現(xiàn)存 31座靈塔。寺院內(nèi)還保留有碑刻80余通,其中著名的有:北魏延昌四年造像碑(殘)、北齊四面千佛幢、隋開皇造像碑、唐石壁寺鐵彌勒像頌并序碑、唐石壁寺甘露無礙義壇碑、唐特賜寺莊山林地土四至記碑、元帕思巴文圣旨碑、大谷瑩潤顯彰之碑等。
永福寺(第三批省保)
時代:明、清
地址:交城縣城東陽渠村中心
創(chuàng)建于隋開皇二年(583年),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重修,元、明、清歷代均有修葺。全寺布局嚴整,坐北朝南,前后兩進院落。
寺前南端有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重建的樂臺一座。歇山頂與懸山頂相結合,(前半部分為歇山,后半部分為懸山)。樂臺迎面正對山門(天王殿),左右設邊門,兩角為鐘、鼓樓。山門前有較高的通寬月臺。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歇山頂。中間板門將天王殿分為內(nèi)外兩部分。山門于明萬歷間重修,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重建。光緒十三年(1887年)再次重建。前院正面為大雄寶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斗五踩雙昂,粗壯簡略,平身科補間一朵。木構用材較大,舉架坡度較緩,為明代遺構。面北正中有倒座觀音龕,形制較小。大雄寶殿兩側各有掖門通往后院,后院正面為三教堂,面闊三間,開間較大。硬山頂,東為圣母廟、西為文昌宮,東西偏殿各五間。后院兩翼為東西配殿,各為六間,東為伽蘭殿,西為地藏殿。寺內(nèi)現(xiàn)存碑刻5通。
豎石佛村摩崖造像 (第三批省保)
地址:交城縣北部山區(qū)嶺底鄉(xiāng)
始鑿年代不詳,據(jù)清道光七年(1827年)碑刻記載約成于金元之際。石刻鑿刻于一巨石之上,巨石呈金字塔形,坐西朝東,高7.3米,底部寬8.8米,厚2.7米。巖石東壁共有石窟65個,造像100余尊。
時代最早石窟分三層布置,布局整齊、規(guī)范。這一時期的石窟,形制較大,最大者寬1.4米,高1.5米,進深1.2米,洞口呈方形,火焰門,具早期風格。洞窟內(nèi)圓雕釋迦牟尼佛及菩薩、金剛、力士等像百余尊。洞壁施墨彩云紋裝飾,簡潔抽象,似為后人增繪。巖面正中上端洞窟形制較大,雕飾內(nèi)容豐富,具有代表性,迎面正中釋迦牟尼佛結迦趺坐,高大肉髻,著雙肩大衣,內(nèi)有神祗支,衣紋呈“U”形雕飾,簡略疏朗。阿難、迦葉合十侍立左右。左側佛像結迦趺坐,右側佛像垂足坐姿。洞口兩側有武士像站立。南向巖面鑿刻有佛塔一座,高1.9米,石塔平座呈方形,塔身一層,方形塔門,酷似唐代以前之四門塔,塔檐疊澀挑出。尤具特色的是基座和塔剎較高,塔剎蓮座以上又設造像兩層。石刻前正殿基座之上,現(xiàn)存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及清道光七年(1827年)碑三通。
瓦窯遺址(第二批省保)
地址:交城縣西北2公里城關鎮(zhèn)瓦窯村
遺址分布于瓦窯河口兩岸的臺地黃土層中,河東區(qū)北至卦山西頂,東至文昌宮,南至馱煤道,西至瓦窯河。河西區(qū)北至碌碡坪,西至神頭凹,南至瓦窯村,總面積約70萬平方米。屬于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范疇。文化遺存豐富,遺址內(nèi)含有陶窯、墓葬、居室、灰坑以及地表散落的大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彩陶、灰陶、黑陶等,彩陶有典型的尖底瓶口沿等殘片;黑陶有鬲、盂、罐等殘片;石器有石刀、石斧、石錛、石鑿、紡輪等。同時還有小型玉壁骨器的發(fā)現(xiàn)。
古瓷窯址(第三批省保)
時代:唐
地址:交城縣城東北3公里磁窯村
唐宋窯址疊壓于磁窯遺址之上,磁窯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6000-4000年左右。唐宋窯址有河東區(qū)和河西區(qū)兩處,有大量黑、白、青、黃褐等瓷器殘片堆集,部分區(qū)段厚達1米,器型多以盆、碗、罐等生活用瓷為主,也有少量白釉綠斑標本和白釉紅斑稀有標本。
《中國陶瓷史》記載交城磁窯村唐宋窯說:“……山西交城是近幾年新發(fā)現(xiàn)的山西地區(qū)唐宋古窯址之一。在唐代遺址里也發(fā)現(xiàn)了不少黑釉斑點腰鼓標本,但與前兩窯(指河南魯山段店,禹縣下白峪)略有不同,交城窯腰鼓形體較小,胎較薄,斑點有明顯的筆痕。”交城窯腰鼓的發(fā)現(xiàn),為唐代花瓷腰鼓產(chǎn)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資料。
文水
則天廟(第四批國保)
地址:文水縣城北5公里南徐村
廟始建于唐,金皇統(tǒng)五年(1145年)重建,明正統(tǒng)十三年(1448年)、清康熙、乾隆、光緒年間屢有修葺,基本奠定了現(xiàn)有規(guī)模?,F(xiàn)存建筑則天圣母殿為金代原構,余皆明清所建。
廟坐北朝南,建筑布局為:山門下部為磚券拱門、上部為樂樓,圣母殿位居院內(nèi)正北面,左右東西廂房、鐘鼓樓對稱。寺廟規(guī)模較小,布局嚴謹。圣母殿面寬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殿明間設板門,次間置直欞窗,柱頭卷剎明顯,檐柱均砌入壁內(nèi)。柱頭斗五鋪作雙下昂,里轉雙抄,耍頭直承乳。殿內(nèi)后槽二金柱,巧妙地安置在神龕兩側,使殿內(nèi)空間寬敞。梁架結構簡明,四椽對前后乳用三柱,乳后尾墊柁墩置于四椽上,四椽上置鴛鴦交首與金、平梁交構,平梁上置侏儒柱、駝峰、叉手、丁華抹頦共承脊。殿內(nèi)神龕裝飾彩繪富麗,內(nèi)奉則天圣母像。大殿板門上部有“金皇統(tǒng)五年”重建題記。大殿內(nèi)梁架、斗、門窗、門墩等均屬金代原制。廟內(nèi)碑廊存有各類石刻。
穆家寨凈心寺
地址:文水縣馬西鄉(xiāng)穆家寨村東北部
據(jù)傳始建年代在宋元,凈心寺正殿坐北朝南,面闊3間,進深 4椽,懸山頂。廊額有龍型圖案。梁架上寫有捐資記錄,周圍墻體上有大面積的壁畫,但因年久現(xiàn)已剝落不完整。正殿頂部及后墻存在局部塌毀。東配殿面闊3間, 進深3椽,懸山頂。殿內(nèi)四周墻體壁畫面積也較大,但也剝落不清,而且從東墻上脫落的泥皮下可以看出,殿內(nèi)壁畫為雙層壁畫。
上賢梵安寺塔(第七批國保) (第四批省保)
時代:宋、明
地址:文水縣城西南孝義鎮(zhèn)上賢村
俗稱上賢塔,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殘高45米。據(jù) 《山西通志》和明天啟五年(1625年)《文水縣志》 等地方志書記載,該寺始建于北宋崇寧五年(1106年),明隆慶五年(1571年) 重修。梵安寺現(xiàn)已毀,僅存此塔。
梵安寺塔坐北朝南,塔剎已毀,塔身下無基座。底層每面邊長均為 6.3米,直徑 16.6米,頂層直徑8.3米。塔身1層內(nèi)設塔心室,塔心室與塔壁間有回廊,外7層內(nèi)13層,其內(nèi)分設天宮、地宮,原有樓板、樓梯可登臨。逐層收分,每層檐部均疊澀出檐,1-7層在檐下及平座用磚雕仿木構斗栱,造型別致,內(nèi)容豐富,表現(xiàn)出批竹昂頭和底面上卷昂頭共存等重要特征。
上賢遺址(第一批省保)
地址:文水縣城西南孝義鎮(zhèn)上賢村
遺址面積較大,范圍東至太軍公路西側的土坡,西至上賢梁頂部,北至馬村界溝,南至上賢村南,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遺址地層斷面多灰坑,地面散存繩紋灰陶片。采集到的標本有石斧、石削、陶鬲、灰陶片、紅陶片等。遺址東部多是灰坑,發(fā)現(xiàn)陶窯址兩處。西部為山坡地帶,有穴居房屋遺跡。
汾陽
太符觀(第五批國保)
時代:金至清
地址:汾陽市杏花鎮(zhèn)上廟村
始建年代不詳,金承安五年(公元1 2 00 年)在觀內(nèi)創(chuàng)建醮壇,明、清時期屢有修葺。現(xiàn)存建筑昊天玉皇上帝殿為金代原構,余皆明代所建。太符觀坐北朝南,兩進院落,中軸線由南至北依次建有照壁、牌樓、倒座戲臺(下層為山門)、昊天玉皇上帝殿。牌坊至戲臺之間,東設關帝廟,西設二郎殿;戲臺至昊天玉皇上帝殿之間,東設后土圣母殿,西設五岳殿,在后土圣母殿、五岳殿南側各設有窯洞十孔,窯頂分別建有鐘、鼓樓。
昊天玉皇上帝殿位于觀內(nèi)最北端,俗稱大殿。大殿面寬進深各三間,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殿前設月臺,明間施板門,兩次間置直欞窗,檐下柱頭斗五鋪作雙抄計心造。殿內(nèi)神臺上設竹木神龕,龕內(nèi)正中奉昊天玉皇大帝,左右侍女、天官等像共7尊。殿內(nèi)山墻及后壁清代繪道教壁畫共93平方米,每組畫旁列有榜題。
五岳殿為西配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殿內(nèi)神壇之上塑五岳四瀆神像,兩側山墻上方塑“五岳巡幸”和“四瀆出行”懸塑。后土圣母殿為東配殿,面寬五間,進深三間,四柱前廊式結構,單檐懸山頂。殿內(nèi)神壇及兩山墻下供奉彩塑35尊。后壁及兩山面墻上繪有“燕樂圖”壁畫,描繪圣母宮中生活場面。兩山墻壁滿布懸塑,為圣母“出行”與“回宮”場景。五岳殿與后土圣母殿內(nèi)壁畫、彩塑均為明清兩代作品。
杏花村汾酒作坊(第六批國保))
時代:清
地址:汾陽市杏花村鎮(zhèn)東堡村盧家街
據(jù)《北齊書》記載,杏花村的釀造史自北齊河清年間(561—564年)始,歷經(jīng)唐、宋、元、明、清,至今1500年沒有間斷。遺址為宋代“甘露堂”原址,現(xiàn)存作坊遺址為堡墻式院落,由南北兩組院落組成。北院為釀酒作坊原址。有五個院落,現(xiàn)遺存清代釀酒作坊,且遺存有埋入地下的發(fā)酵地缸。院內(nèi)有一古井,為元代,古井上建亭,名曰“古井亭”,亭依墻而構,墻上嵌有傅山手書“得造花香”碑一塊,此井至民國間一直是汾酒釀造專用水源。院內(nèi)還保存明代釀酒所用的甑筒一個。作坊遺址保存完整,反映了汾酒文化的傳承,是一處十分珍貴的釀酒業(yè)實物遺址。
汾酒以晶瑩剔透之色,純正綿長之香,美味生津之味三絕,被譽為“仙酒”、“玉液”。長時間儲存不渾不沉淀,且儲存越久越綿冽可口。1916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得金獎,此后“幾十年金牌不倒”。
相傳山西是我國白酒的發(fā)源地,后來,白酒傳入陜西,再傳到四川、貴州,然后傳向祖國四面八方。據(jù)考,杏花村汾酒首先由單純釀造變蒸餾提純,產(chǎn)生了釀酒業(yè)的一場革命。所以專家斷言:汾酒的歷史在我國釀造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汾酒之所以濃郁芬芳,質量完美,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獨特的水質、工藝和酒曲。明末清初愛國詩人傅山為杏花村的井水親筆書題“得造花香”四個大字。當?shù)匕傩斩嗄陙硪搀w驗到,用這眼井的水煮湯即使釜底高溫,湯水沸騰也永不溢鍋,用壺煮水,經(jīng)久不生水銹。汾酒生產(chǎn)經(jīng)過千余年的不斷摸索,形成了汾酒生產(chǎn)的特有的“固體地缸分離發(fā)酵,清蒸二次清,清字當頭,一清到底”的傳統(tǒng)工藝。汾酒生產(chǎn)所用的發(fā)酵“母體”-酒曲中,有一個適應汾酒生產(chǎn)的微生物系?,F(xiàn)在保藏有汾酒重要微生物菌株二百七十四株。這些特有的微生物群,是歷代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結晶,是汾酒品質優(yōu)良的又一秘密武器。
竹葉青酒是汾酒的姊妹花,它同汾酒一樣具有古老的歷史。《水滸》中寫道:“西門慶說…那酒是個內(nèi)臣送我的竹葉青”。可見,竹葉青很早以前就成了宮廷御酒。竹葉青酒是以汾酒為原料,配以陳皮、砂仁、當歸、零陵香、公丁香等十余種名貴藥材和蛋清、竹葉、冰糖浸泡而成。經(jīng)科學鑒定,具有和胃、除煩、消食的功效。藥隨酒力,穿筋入骨,對心臟病、高血壓、冠心病和關節(jié)炎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其知名度不在汾酒之下。當?shù)乩夏耆藗髡f,古時候的竹葉青酒是單純的竹葉浸泡的,以使酒色青黃。該酒飲用時清爽怡人,所以也叫竹葉酒或竹酒。這使人想起汾酒過去也曾叫杏花酒。相傳那時杏花村杏樹如云,到杏花開放時節(jié),連汾酒都帶有杏花味兒。后來,山洪暴發(fā),沖淹了杏林?,F(xiàn)在杏花村僅有的北門外的一棵古老的杏樹,可能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可以想象,在很久以前,這里可能曾是竹林茂密的幽境。不知是什么變故,后來只留下寥寥幾叢翠竹,反倒為人們平添了幾分懷古之幽情。
早在二百年前,山西鹽商到邊遠的貴州省經(jīng)商,因為當時交通不便,黔晉相距九千里,鹽商攜帶汾酒不便,就在貴州用當?shù)氐乃陀衩?、大麥,采用汾酒的釀制方法造酒,沒料到貴州的泉水獨特,生產(chǎn)出的酒別具風味,從此茅臺酒就成了山西鹽商的私釀酒。當?shù)卦娙艘鳌凹椅▋瀑I,船只載鹽多”即指此而言。因茅臺酒的釀造工藝源于汾酒,因此就有了“茅臺老家在山西”的說法。俗語說,“好酒不怕巷子深”。杏花村的美酒也吸引了八洞神仙來此光臨,眾神飲酒后在一條大街各栽下一棵槐樹。后來,這條街便被人們稱為八槐街,如今的杏花村酒廠就坐落在此。據(jù)悉“酒仙”李白也曾狂飲杏花村。
汾陽銘義中學(第四批省保)
時代:1915年
地址:汾陽市城內(nèi)英雄路
其前身是1913年開辦的山西公立河汾中學和1915年由華北基督教公理會創(chuàng)辦的銘義中學,后屢有擴建。至今保存完好的民國建筑有9座,建筑結構簡練,形制多樣,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向現(xiàn)代建筑過渡時期的典型作品。
汾陽南薰樓
地址:汾陽市南關大街
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增修佛閣,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重修。1993年進行落架重修,將其整體抬高1米,現(xiàn)存主體為明代遺構,占地約100平方米。石砌臺基,高約1米,平面呈方形,四面皆設踏步。樓體面寬、進深各三間,通面闊八米,共二層四檐,十字歇山頂。
南薰樓樓體采用了通柱結構,并大量采用斗拱出挑(共有88攢),梁枋檁木相互穿插,使層檐相疊,翼角高挑,形成了展翼欲飛的藝術效果。樓體通高17.26米,平面設柱16根,外圍一圈檐柱,里圈4根通天金柱,檐、金柱間以枋木及斗栱后尾相連系。一層檐柱頭施斷面方形的檐枋一周,其上設五踩單翹單昂斗栱一圈,計24攢。二層檐下設七踩三翹斗栱24攢。三層檐下設三踩單翹斗栱24攢。四層檐下設五踩雙昂斗栱16攢。一層頂部設藻井,并在東側檐、金柱之間設木構樓梯,可上二層,憑欄眺望。二層金柱間安裝槅扇門窗,內(nèi)設東、西、南、北4個佛閣,閣內(nèi)分別塑觀音、三官、真武、關公像。二層樓頂內(nèi)部處理為藻井式,樓頂起脊,黃綠琉璃剪邊,采用了龍形吻獸。樓北面懸掛木質牌匾一方,上題“光明四表”。樓下現(xiàn)存石碑2通。
后土圣母廟(第二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栗家莊鄉(xiāng)田村
創(chuàng)建于唐,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清乾隆年間均有重修,現(xiàn)存為明清建筑。廟坐北朝南,原為四合院布局,現(xiàn)僅存正殿一座。正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綠琉璃瓦剪邊。五檁前廊式構造。柱頭施五踩斗,前檐施六抹頭格扇門,殿內(nèi)東、西、北壁有明代壁畫74.7平方米,北壁為《宴樂圖》,東壁《迎駕圖》,西壁《巡幸圖》,均為工筆重彩,瀝粉貼金。
關帝廟(第三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鼓樓南街東側
現(xiàn)為汾陽博物館所在地。廟內(nèi)存有大量碑碣石刻等。關帝廟因廟內(nèi)原有鑄鐵關羽騎馬像一尊,故俗稱為鐵馬老爺廟。據(jù)廟內(nèi)題記可知,始建于明正德、嘉靖年間,以后各代均有修葺。廟坐北朝南,現(xiàn)存主要建筑有:關帝殿及其偏殿、中殿及左右朵殿、獻殿、東西配殿、藏經(jīng)樓、齋房院、照壁等。
正殿為磚石臺基,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前加面寬三間,進深三間的卷棚歇山式抱廈。殿頂為筒板瓦覆蓋,正脊、垂脊均采用浮雕蓮花琉璃脊筒,正吻、垂吻、戧吻均完好,脊剎為獸馱寶珠,背后題跡:“大明嘉靖二十四年五月建”。中殿與獻殿采用勾連搭手法相連,面闊三間、進深四間。中殿為單檐懸山頂、獻殿為單檐歇山頂。拱眼壁均采用琉璃塊鑲嵌,浮雕神采各異的龍鳳圖案。中殿脊剎后書:大明正德十五年重建。配殿為面闊七間進深兩間的廊房式,通面闊25.4米,通進深6米。
報恩寺(第四批省保)
時代:元、明
地址:汾陽市城內(nèi)衛(wèi)巷街
俗稱姑姑寺。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寺內(nèi)現(xiàn)存有山門、正殿、后殿、東西配殿等建筑。
禪定寺(第四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陽城鄉(xiāng)普會村
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據(jù)記載北魏已有分東西兩院,東院保留建筑較完整,主要有山門、過殿、正殿、配殿;西院有戲臺和關帝殿。
正殿為元代遺構。面闊五間,進深四椽,前廊式單檐懸山頂。斗四鋪作,梁架結構為四椽對前搭牽用三柱。關帝殿為清 代建筑,殿內(nèi)神龕為制作精美的小木作,內(nèi)奉關羽,殿之東、北、西三壁塑有以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為主題的懸塑,東西兩壁懸塑之前各立塑三尊文武侍臣,與懸塑及主像內(nèi)容融為一體。
北榆苑五岳廟(第六批國保)
地址:汾陽市三泉鎮(zhèn)北榆苑村
依據(jù)梁上題跡及碑文記載,金天得三年(1151年)重建,元、明、清均有修葺?,F(xiàn)存五岳殿、水仙殿為元代建筑,兩殿內(nèi)均保存有精美的壁畫,五岳殿壁畫分繪于殿內(nèi)三面墻和門額、眼壁等,計40平方米。水仙殿壁畫內(nèi)容反映水仙出行、回歸圖。
五岳殿為廟內(nèi)主體建筑,單檐懸山頂,面闊進深各三間。由于平柱外移使明間擴大,次間縮小。明間置板門,次間置直欞窗。前檐斗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梁架為徹上露明造,皆用草袱作法,為原木稍加修飾而成。梁上有:“時大元大德拾年歲次丙午十月巳亥二十二日己未庚午時重建志”題跡。水仙殿位于五岳殿東側,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斗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明間補間出45度斜昂。梁架亦為徹上露明造,草袱。殿內(nèi)須彌座磚雕,保存基本完好,束腰部雕歷史故事、花草人物、窗格圖案等,刀法傳神。梁枋題記:“大元大德四歲次庚子三月壬申朔初十曰辛巳甲午時創(chuàng)建”。
齊圣廣佑王廟 (第四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三泉鎮(zhèn)義豐北村
舊稱相公廟,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齊圣廣佑王殿及戲臺。齊圣廣佑王殿為元代遺構,戲臺為清代所建。
法云寺(第四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三泉鎮(zhèn)平陸村
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F(xiàn)存建筑有山門、正殿、東配殿及西耳房。正殿為元代遺構,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前廊式單檐懸山頂。斗四鋪作單下昂,梁架結構為三椽前搭牽用三柱。
峪口圣母廟(第四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峪道河鎮(zhèn)峪口村
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主要建筑有山門、獻殿、正殿及東西耳殿、東西配殿等建筑。
見喜村龍?zhí)鞆R
地址:汾陽市見喜村
廟已經(jīng)毀壞無存,只剩下一座殘破舞樓。
虞城五岳廟(第四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陽城鄉(xiāng)虞城村
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F(xiàn)存建筑有正殿、戲臺、西廂房、西耳房。正殿為金代遺構,余皆為清代建造。
堡城寺龍王廟(第四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峪道河鎮(zhèn)堡城寺村
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現(xiàn)存龍王殿及廊窯一座。龍王殿為元代遺構,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前廊式單檐懸山頂。斗四鋪作單下昂,梁架結構為三椽前搭牽用三柱,殿內(nèi)三椽下有“達魯花赤”題記。
柏草坡龍?zhí)焱恋貜R(第七批國保)
時代:元至民國
地址:汾陽市峪道河鎮(zhèn)柏草坡村中
據(jù)史料記載,該廟始建于金代,元以后屢次維修。中軸線上由南向北主要有:戲臺、獻殿、龍王殿,東面配殿 3座。龍王殿為金代始建、元代重建,其余皆為清、民國時期建筑。
龍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筒板瓦屋面。前檐設斗栱,四鋪作,華拱出跳狀如翼形栱,其上不設交互斗和令拱,斗栱里轉單杪承搭牽,搭牽做螞蚱頭。后檐斗栱不出跳,把頭絞項作,三椽栿出頭。殿內(nèi)梁架為四架椽屋搭牽對三椽栿用三柱,梁上設駝峰承大斗,斗內(nèi)出捧節(jié)令栱承槫,平梁上叉手交捧節(jié)令栱直抵脊槫。脊槫下皮有金承安五年(1200年)始建年代題記,順脊串下有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維修題記,門枕石刻有延祐元年(1314年)題記,殿內(nèi)磚雕神臺上飾壺門造型。
東龍觀墓群(第七批國保)
時代:宋、金、元
地址:汾陽市城南汾孝大道中段
墓群東南與東龍觀村相望,北臨陽城河。墓地于 2008年發(fā)現(xiàn)。同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進行了發(fā)掘。目前發(fā)現(xiàn)宋金墓葬 27座,其中 16座磚室墓,11座土洞墓,有八角形8座,六角形5座,四邊形 3座。其中 7座磚雕、彩繪、壁畫類墓葬,東龍觀墓地磚室墓磚雕、彩繪、壁畫保存基本完好,工藝精湛,內(nèi)容豐富,細致反映了宋金時期的世俗文化,特別是壁畫中疑為用紙幣兌換銅錢的場景,是研究中國金融史和晉商的重要資料。另外在發(fā)掘 M5時附近發(fā)現(xiàn)家族墓地明堂 1處,對宋金墓葬制度、葬俗等問題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墓地分屬于兩個家族。北邊的一組以 M1、M48、M42為代表。其中 M1墓室為四邊形,面積 6平方米。長條形階梯式南墓道,墓門為券頂,墓室內(nèi)砌有較高的磚棺床,棺已朽。墓室為仿木結構磚雕,未施彩,灰磚磨制。墓頂用方磚疊澀收成形頂。隨葬品豐富,有白瓷碗、白瓷盤、瓷枕、鐵牛等。推測墓葬時代為北宋末年至金代早期。墓主人姓氏根據(jù)出土物推測為“周氏”。南邊的一組以 M2、M5、M6為代表,其中 M2墓室為八角形,面積8.41平方米;長條形階梯式東墓道,有仿木磚雕門樓,有磚棺床,墓室為仿木結構磚雕彩繪。磚雕內(nèi)容為墓主人夫婦對坐、婦人啟門等;墓頂用條形磚疊澀收成穹窿頂。隨葬品共 19件,有瓷碗、瓷盤、瓷枕,鐵牛等。推測墓葬時代為金代早期。從出土的明堂、買地券等文字資料來看,墓主人是生活在金代早期的“王氏”家族。
狄青墓(第三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城北十里劉村村東
墓地坐北朝南,原占地79920平方米,建有祭祠性建筑顯慶寺(宋代)、狄公祠等,均毀于晚清至抗戰(zhàn)期間。建國后,陵園已不存,“文革”中,墓丘被攤平,翁仲、石獸被就地埋掉。御賜神道碑清宣統(tǒng)年間移至縣城,后移置太符觀保存。今墓地尚立清宣統(tǒng)元年“宋狄武襄公之墓”碑一通,由宋仁宗親書篆額,碑身高達4.6米,碑文約3000字,簡敘狄青生平。
狄青,字漢臣(公元1008-1057年),宋汾州西河人。在西夏戰(zhàn)爭中屢立戰(zhàn)功,由士兵升大將,皇五年(1053年)官拜樞密使。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歸葬于此。嘉祐七年,追贈為狄武襄公。
北垣底遺址(第二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栗家莊鄉(xiāng)北垣底村西南的丘陵地帶
遺址分布十分廣闊,在地表上暴露有灰坑多處, 文化層距地表深度2米,厚度0.4米。暴露的遺物有陶片、石器等,采集到的標本有陶片,屬龍山文化。
峪道河遺址(第二批省保)
地址:汾陽市城北6公里峪道河鎮(zhèn)
遺址地處汾水以西,緩坡丘陵的山前地帶,后連起伏的呂梁山脈。為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龍山(晚期)文化時期遺存。遺址分布廣闊,由南向北,李貞溝縱深到田褚、水泉,東擴至崖頭、峪口等幾個自然村,與東堡、上賢遺址連成一線。文化遺存豐富,暴露遺物有甕棺葬,長方形豎穴坑,東西向。經(jīng)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甕棺2件,口對口對扣在一起于墓穴內(nèi),遺物有陶器殘片,小口尖底瓶,弦紋罐、彩陶缽、陶盆―泥質盆,以線紋為多。采集標本有石斧、陶環(huán)、石刀、陶刀、盤狀器、鬲、豆、甑等陶器物。
孝義
中陽樓(第六批國保)
地址:孝義市古城鎮(zhèn)古城大街
據(jù)碑記所載,中陽樓始建于漢魏。元大德七年(1307年)地震坍毀,清同治七年(1868年)又遭雷火,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重建,1957年、1983年又進行了修葺。
樓為木結構,四層四檐十字歇山頂。通高23.14米。平面方形,座落于3米見方,1.5米高的四個石砌礅臺之上。底層高5米,通穿四向。礅臺設樓梯,列碑刻,繪文王后天八卦圖。二層高3.64米,建神臺,列四方佛坐像。三層高4米,設蓮花臺,塑以5尺高觀音大士泥像。四層高3米,為游人眺望全城之處。頂高4米,吻高2米,為琉璃制品。全樓上下于南北雙向懸掛大小牌匾14塊,皆為歷代書法名人手跡。
孝義慈勝寺(第七批國保)
地址:孝義市崇文街道蘇家莊村
坐北向南,分東、中、西三院。據(jù)寺內(nèi)碑文記載,始建于金天會九年(1131年),現(xiàn)存主院大雄寶殿為明代遺構,其余建筑皆為清代建筑。慈勝寺西院為主院,軸線之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大雄寶殿,東西有配殿,山門頂部有東、西鐘鼓樓;中院僅存財神殿;東院北端僅存大殿,兩側僅存東西配殿。大雄寶殿面寬三間前出廊,磚砌拱券,布瓦綠琉璃剪邊硬山頂,五踩雙下昂斗栱,殿內(nèi)尚存明代彩塑。
孝義三皇廟(第七批國保) (第四批省保)
時代:元至民國
地址:孝義市城西賈家莊村三皇廟街中部
廟坐西向東,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分東西兩院,東院現(xiàn)存山門(三門),西院有賽神戲樓、掖門、三皇殿;南北廊房、馬王殿、財福殿。完整的石碑五通。三皇殿為正殿,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硬山頂。殿內(nèi)兩山墻繪有十代名醫(yī)彩色神位及有關人物故事壁畫,保存尚好。
兩院之間自然地平落差較大,掖門前設踏步十八級,現(xiàn)存建筑除三皇殿仍保存元代原構外,余皆清代修建。山門磚結構、平頂磚券洞式,面寬、進深各一間。券上方嵌“三皇廟” 石匾一塊。掖門東向磚墻拱券門洞、屋架木構,單檐懸山頂,正面磚雕垂蓮柱,因地勢高差,門前設臺階十八級。三皇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梁架為三椽 前壓搭牽用三柱,單檐硬山頂,前廊式結構。前廊設四鋪作單下昂計心造斗栱,廊角鋪作于正身出跳昂向兩山方向設45°出跳昂,里轉設 45°出跳栱。賽神戲樓坐東向西,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椽,單檐卷棚頂,臺口四周有木、磚、石雕刻。
孝義天齊廟(第七批國保) (第四批省保)
時代:元、清
地址:孝義市梧桐鎮(zhèn)中王屯村
坐北向南,北高南低,一進院落,沿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影壁、戲臺、正殿,戲臺東南側辟有偏門,余皆毀壞無存。正殿木構形式整體上具有元代特征,殿內(nèi)四根柱子上泥塑盤龍,東、西、北三面墻繪有16幅壁畫,面積60多平方米。戲臺為清代建筑。
正殿位于廟院軸線北端,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前廊式單檐懸山頂。明次間為前搭牽后乳用四柱,稍間為四椽 前后搭牽用四柱。后內(nèi)柱前移,形成移柱造,梁栿為自然彎材,梁架舉折平緩,殿內(nèi)所用梁栿均自然彎材,且加工粗糙,結構簡潔穩(wěn)固,為元代原物。檐下斗栱共五種22朵,前檐五鋪作,后檐四鋪作,補間鋪作逐間一朵。戲臺位于院軸線的南端,坐南面北,面闊三間 10.82米,進深五椽8.56米,單檐歇山頂。前檐出硬山抱廈。梁架為四架梁前雙步梁,抱廈通過前檐柱與前檐金柱上施雙步梁承托。斗栱共分前檐柱頭科斗栱和前檐平身科斗栱兩種。影壁位于戲臺南,磚砌懸山頂,東偏門位于戲臺東側,單檐硬山頂。
宋家莊東岳廟
地址:孝義市高陽鎮(zhèn)宋家莊村
據(jù)廟碑記載,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9)廟坐北向南,一進院落布局,中軸線僅存大殿,兩側為耳殿。大殿面寬三間,進深三間,單檐硬山卷棚筒瓦頂,黃綠琉璃剪邊,內(nèi)為元代梁架結構,前檐插廊,柱頭及平身科斗拱均五踩雙昂,裝修已改。廟內(nèi)存明萬歷創(chuàng)建碣1方。
離石
漢畫像石博物館
地址:離石城西龍鳳大街西側
漢畫像石博物館是陳列漢畫像石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主體建筑由古墓館、漢畫像石展廳、輔助展廳、文物中心庫及文物科研培訓中心等幾部分組成。一層陳列近200余塊漢畫像石精品和出土漢代文物精華;二層四個大展廳、分別為青銅器館、陶瓷館,展廳總面積2560平方米。古墓館設在地下室,面積160平方米。
馬茂莊漢墓群 (第五批國保)
時代:東漢
地址:離石區(qū)城關鎮(zhèn)馬茂莊村西的二階臺地
墓群分布范圍約2平方公里。1990年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首次科學發(fā)掘3座漢畫像石墓,出土42塊漢畫像石。1993年春,又清理3座漢畫像石墓,出土17塊漢畫像石。同年馬茂莊左表墓被洪水沖刷出土后發(fā)現(xiàn)該墓群,共收集村民建房時發(fā)現(xiàn)的漢畫像石6塊。
畫像石墓分南部和北部兩個區(qū)域。發(fā)掘的6座漢畫像石墓皆出自于北部,有4座墓向南,1墓向西,1墓向北,且相距不遠。全部是磚石混合結構的墓葬,均有較長斜坡墓道(其中2座在近墓門處旁設一個小室)。除了1993年春發(fā)掘的一座單室墓外,其余均為前、后室墓(其中較大的墓前室還附有一個或兩個耳室)。墓室皆以繩紋條磚(36×18×6厘米)泥漿錯縫砌筑,墓室內(nèi)壁平直或略外弧。墓門外均以條磚錯縫封砌。甬道均為并列式拱券頂,墓前室皆為起拱內(nèi)收“四面結頂”的穹窿頂,后室和耳室亦為穹窿頂或拱券頂。墓室地面多為縱向人字形鋪地磚,也有錯縫橫鋪條磚的地面。以上6座漢畫像石墓,每墓必有墓門畫像石五塊,即門楣石、兩側立框石及兩扇門扉石。墓門畫像石內(nèi)容極其穩(wěn)定單純,即門楣石上均刻畫車騎出行,顯耀墓主人生前仕途等級;兩側門框石上皆刻畫東王公西王母、擁盾持彗的門吏;兩扇門扉石上都刻畫朱雀展翅與鋪首銜環(huán)。
安國寺(第五批國保)
地址:離石區(qū)城西10公里的烏崖山麓
寺創(chuàng)建于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原名安吉寺,曾為唐代宗之女昌化公主食邑地。宋嘉三年(1058年)改今名。金、元、明歷代皆有修葺。清初,被康熙皇帝譽為“廉吏第一”的于成龍曾就讀于寺中,后世進行了大型修建,始成今日之規(guī)?!,F(xiàn)存建筑多為明清遺構。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平面呈曲尺形。共計四進院落,主院分上下兩層,偏院分內(nèi)外兩進。主要建筑有:大雄寶殿、銅塔樓、鐘、鼓樓、十王殿、東廂房、關帝閣、觀音閣、呂祖閣、于成龍讀書樓、于中丞公祠、于清端公祠、萊公別墅、石牌坊、磚塔等。
大雄寶殿又稱大佛殿,是寺內(nèi)的主要建筑,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斗五鋪作單抄單昂,明間補間施45度斜。前檐插廊,梁架結構為五架梁前后搭牽用四柱。殿內(nèi)供奉三世佛,佛像高達4.8米,殿內(nèi)繪壁畫60平方米,為清代所作。偏院又稱“清靜”之處,清代兩江總督于成龍讀書樓建于此。樓為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單檐硬山頂。寺后百米石崖下存有萊公別墅,建于雍正三年(1725年) ,為于成龍之孫于準所建。地勢險要,構筑精巧,上面有懸崖、絕壁、飛瀑。山腰間還有人工鑿成的石室,共40余間,多數(shù)為窯洞式建筑。
天貞觀(第六批國保)
地址:離石區(qū)城北鳳山
創(chuàng)建于宋,是為祭祀宋代道祖陳希夷和其門徒明代道士孫云際而建。元代遭兵火焚毀,明洪武、宣德、景泰年間進行過較大維修、擴建。道院分上下兩院,建筑依山就勢,現(xiàn)存主要建筑有三清殿、孫真人殿、讀書樓、陳摶殿、黃寶壇玉皇樓、雷公殿、三官樓,附屬建筑有老爺廟、土地廟、五道廟、石碑坊等。陳摶殿又稱白云洞,是道院主要建筑之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單檐懸山頂。殿內(nèi)現(xiàn)存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修建武當山宮觀感應之圖》壁畫30余平方米。
離石文廟(第四批省保)
時代:元、清
地址:離石區(qū)舊城
創(chuàng)建于元初,重修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明萬歷、清乾隆、同治年間屢有修葺?,F(xiàn)存大成殿、東廡、西廡等建筑。大成殿為元代建筑,建在高2米的石砌長形臺基上,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單檐歇山頂,斗五鋪作雙抄雙下昂。
柳林
香嚴寺(第五批國保)
時代:金至明
地址:柳林縣城東北隅的小山崗上
又稱香嚴院,俗稱閣則寺。寺院坐北朝南,東、西、南三面臨崖,由東西向并列的兩座院落組成。據(jù)載,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649年),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4年)賜名香嚴寺。金、元、明、清及民國年間均有修建?,F(xiàn)存大雄寶殿為金代建筑,天王殿、毗盧殿、十王殿、伽藍殿、東西配殿等七座建筑為元代,余皆明代所建。玄天殿內(nèi)存明代佛像5尊,其中四座大殿的黑釉琉璃制品,色澤、燒造尤精,均為稀有作品。
玉虛宮下院(第七批國保)
地址:柳林縣柳林鎮(zhèn)青龍村西寶寧山
坐南朝北,依山勢而建,分上、下兩院,始建年代不詳。據(jù)玄天殿脊檁題記和重修碑文記載,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 重建,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修葺。現(xiàn)存玉虛宮下院分東西兩院,東院中軸上由北向南依次有石砌臺階、山門、玄天殿,西院設有偏門、藥王殿、觀音堂、彌陀殿。多為清代建筑。
玄天殿建于雙層臺基之上,面寬五間,進深四椽,單檐懸山頂,琉璃屋脊,為明萬歷二十九年燒造。五檁前廊式構架。殿兩側設八字形影壁,上施琉璃團龍圖案。前檐柱頭科為五踩雙下昂斗栱,平身科每間一攢,明間平身科出 45°斜昂。殿內(nèi)脊檁下有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重建題記。明、次間施隔扇門窗,稍間置直欞窗。明間檐下懸明正德五年(1510年)玄天殿木匾 1方。藥王殿,位于西院北側,三孔連造磚券窯洞,前檐有磚雕斗栱。觀音堂在藥王殿之上,面寬三間,進深五架,單檐懸山頂。彌陀殿為三孔連造磚券窯洞。玉虛宮整體布局保存較為完整,經(jīng)近年維修后,主體建筑結構穩(wěn)定。
柳林雙塔寺(第四批省保)
地址:柳林縣城西
始建年代不詳,重建于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明成化、正德、清嘉慶、光緒年間續(xù)修。寺院坐北朝南,依中軸線建正殿、戲臺、山門,左右兩側建偏殿、配殿、鼓樓、雙塔。
南山寺(第四批省保)
時代:明、清
地址:柳林縣孟門鎮(zhèn)
始建于唐貞觀十三年,金大定年間敕賜“靈泉寺”額。清乾隆年間遭火焚毀,嘉慶年間重修,道光年間補葺。寺院坐北朝南,分為寺內(nèi)、寺外兩部分,寺內(nèi)有大雄寶殿、地藏十王殿、三賢殿、觀音殿、藏經(jīng)殿等建筑。寺外有源神殿、觀音殿、圣境殿、眼觀廟、火神廟、文昌廟、五楹祖祠堂、木牌樓等四個院落。寺西、南兩側有僧塔600多座,為元、明、清時期遺構。
觀音廟(第三批省保)
時代:明、清
地址:柳林縣薛村鎮(zhèn)薛村河南古神坡
觀音廟,又名觀音堂、白衣庵,因山腰有一清泉,故名清泉山,觀音廟后又被稱為清泉寺。始建年代不詳,據(jù)廟內(nèi)現(xiàn)存明清碑碣記載,重修于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清康熙五年(1665年)重修僧舍,康熙三十二年(1695年)對廟內(nèi)各殿再度補葺,雍正八年(1730年)至九年(1731年)重修韋陀樓并山門,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本廟住持圓貴廣募財物再修殿宇并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工程告竣。
廟坐東南朝西北,布局為兩進院落,中間以照壁相隔,兩側隨墻開門,由山門入內(nèi)為前院,建鐘鼓樓及僧舍三間。后院之東建正殿,南北兩側建偏殿,中建韋陀樓。正殿為觀音殿,面闊三間,單檐硬山頂,前檐插廊,為明代建筑。南北偏殿分別為老君殿和三光殿,面闊各三間,前廊式單檐硬山屋頂?shù)拇u卷窯洞,屬清代重修之作。后院現(xiàn)存的三座殿前廊均為木制結構。偏殿木雕風格獨特,藝術精巧,正殿四十二塊天花板排列有序,畫面勾線流麗,色彩古樸典雅,兩廊壁畫保存完整。廟院龍口吐水,古柏參天,橫掛在山門的“山明水秀”名匾描述著清泉山宜人的風光景色。
坪上遺址(第四批省保)
時代:新石器、北朝
地址:柳林縣三交鎮(zhèn)坪上村東1公里
遺址位于黃河東岸二級臺地,東面連山,南北臨溝,地形較平緩,大致呈不規(guī)則長方形,東高西低,文化層厚度為0.5-1米,地面暴露有灰坑和多種類形的遺物。遺址東部有一段殘墻,隨地形起伏,呈南北走向,夯層比較清晰,為板筑平夯。年代分期與文化遺存大致可分為龍山晚期至夏、戰(zhàn)國、漢。遺物有三足甕、豆柄及一些素面泥質紅陶殘片、繩紋罐、板瓦、繩紋磚、光面泥質灰陶殘片、瓷片、獸頭、瓦當?shù)取?/p>
石樓
后土圣母廟(第七批國保)(第四批省保)
地址:石樓縣義牒鎮(zhèn)張家河村西南殿山村北
后土圣母廟亦稱殿山寺,始建年代不詳,據(jù)正殿前石雕燈臺記載元至正七年(1348年)重修,之后歷代均有維修。一進院落,中軸線布局軸線上由南向北依次為山門、樂樓、正殿,東西兩側配殿各三孔,社窯各三孔。正殿為無梁殿磚石結構建筑,前有木結構插廊,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彩塑13尊,后墻壁有懸塑亭臺樓閣、人物花卉等。屋頂形制為單檐硬山頂。樂樓為石砌臺明,高 1.5米,臺明上用8根高 10米直徑為 0.85米的柏木圓柱,斗栱形制為假昂偷心造,單檐歇山頂。山門為磚石結構,前有木構插廊,面闊一間,進深一間,單檐硬山頂。
仁泉寺(第四批省保)
時代:明、清
地址:石樓縣義碟鎮(zhèn)下河村
始建于明萬歷年間,清康熙八年重修。寺院坐西北朝東南,主要建筑有山門、正殿、獻亭、樂樓。
興東垣東岳廟(第五批國保)
時代:金至清
地址:石樓縣城東北20公里的興東垣村
廟坐西北朝東南,呈兩進院落布局。中軸線依次為影壁、山門、戲臺和大殿。前院東西廊房各三間,后院東西窯洞各五間,大殿兩側東西垛殿各三間。始建年代不詳,金代已有,元至元四年(1388年)、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及清代均進行過修葺?,F(xiàn)存建筑大殿為金代原構,殿內(nèi)東西兩壁有明末壁畫36平方米。大殿脊下有大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重修題記。余皆明清所建。
交口
千佛洞(第四批省保)
地址:交口縣石口鄉(xiāng)山神峪村
始鑿于元初。窟內(nèi)正中為釋迦牟尼大型石刻造像,左右各有菩薩和侍者。四周刻有高16厘米,寬8厘米,排列整齊的佛龕,每個佛龕內(nèi)分別刻有14厘米高的小石佛,共有1055尊,故名千佛洞。
韓極石牌坊及韓極碑亭(第四批省保)
地址:交口縣回龍鄉(xiāng)韓家溝村
墓樓為四柱明樓歇山頂式仿木結構建筑,石質。高6.8米,四柱刻楹聯(lián)。牌坊為三樓四柱歇山頂式仿木結構建筑,石質。高6.5米,寬4.4米,基座高1.2米,四柱刻楹聯(lián),坊梁橫書“皓封奉政大夫韓翁韓極字天樞之坊”和“大清咸豐五年歲次乙卯夏六月中翰吉旦敬立”。
韓極 (1780-1854)字天樞,號玉衡,咸豐皇帝皓封奉政大夫、國子監(jiān)大學士,并賜世襲“騎都尉”,咸豐四年(1854年)病故,其子(襲四川省通判)建韓極墓樓。咸豐五年(1855年),皇帝御賜,建天樞之坊于河畔。
方山
鼓樓(第二批省保)
地址:方山縣城南
鼓樓又稱觀音樓。據(jù)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觀音樓記》碑載,創(chuàng)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后又多次維修。1986年至1989年翻修時,將樓整體抬高1.5米?,F(xiàn)存建筑除個別構件外,均為明代原物。
北武當山
地址:方山縣北武當鎮(zhèn)東北側
又名真武山,古稱龍王山,座落在呂梁山脈中段,主峰香爐峰海拔2254米(不在景區(qū)內(nèi)),北武當山集“雄、奇、險、秀”于一身,是呂梁山的一顆明珠,素有“三晉第一名山”之稱,系我國北方道教圣地之一。其自然景觀奇峻秀麗。北武當山小金頂建玄天真武廟,并有壁畫、石刻多處。
賀龍中學(第三批省保)
時代:1945年
地址:方山縣大武鎮(zhèn)大武村
賀龍中學本部舊址原為大武村最大的宮廟建筑,稱“紫花宮”。內(nèi)有真武大殿、配殿、過殿、戲臺、獻殿、道舍、山門等建筑十幾座,現(xiàn)由方山縣直中學-賀龍中學(1985年復名)占用,保存較好。
學校于1945年9月在賀龍元帥領導下于文水縣成立,稱“陜甘寧晉綏五省聯(lián)防軍駐晉隨營學?!?,賀龍元帥親任校長。1945年10月遷駐方山縣大武村。1945年7月1日改稱“賀龍中學”。直至1948年夏擴建為“西北軍政大學”后,校址隨即南遷臨汾。賀龍中學,以大武為本部。在靜樂縣設二部、朔縣設三部。
南村城址(第六批國保)
時代:戰(zhàn)國至晉
地址:方山縣城南南村
城址始建于戰(zhàn)國,先后為戰(zhàn)國皋狼邑、西漢皋狼縣治所,十六國漢劉淵起兵反晉在此建都,稱左國城。城址平面呈不規(guī)則形狀。戰(zhàn)國的皋狼城位于中部,城址平面呈梯形。漢代的皋狼縣城和十六國時期的左國城系皋狼城內(nèi)外套城,內(nèi)城繼續(xù)沿用戰(zhàn)國皋狼城。外城城址平面呈喇叭型。為加強防守,在套城基礎上擴充城的東部-東城。南村城址獨特的布局,為研究戰(zhàn)國至晉的歷史以及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資料。
臨縣
磧口古建筑群 (第六批國保)
地址:臨縣城南50公里磧口鎮(zhèn)
磧口保存有七處基本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西灣村、磧口、高家坪、自家山、垣上、寨子山、李家山。黑龍廟位于磧口鎮(zhèn)臥虎山,創(chuàng)建于明代,后清乾隆道光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主要建筑有正殿、戲臺等。
磧口東依呂梁山,西臨黃河水。從明末清初起,商業(yè)日益發(fā)達,“九曲黃河第一鎮(zhèn)”、“水旱碼頭小都會”的美名傳遍南北。清道光年間有商業(yè)店鋪60余家,民國五年達260多家。從現(xiàn)存的“永裕號”、“永順店”、“天聚義”、“信義源”等老商鋪的門邊油漬可以想象當年磧口的繁忙景象。磧口古鎮(zhèn)作為黃河中游清代至民國年間重要的水運碼頭,及其周邊相關古村落和古商道是黃土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的人居文化典型,具有杰出的世界性文化與歷史價值。
善慶寺(第六批國保)
地址:臨縣歧道鄉(xiāng)府底村
創(chuàng)建于隋開皇三年(583年),古稱善訓府。寺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主要建筑有山門(復建)、大雄寶殿、諸佛殿等。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斗為六鋪作單抄單昂。梁架題記為元至元六年(1269年)建。
義居寺(第六批國保)
地址:臨縣棗圪達鄉(xiāng)棗圪達村
始建于宋代,舊稱“佛堂寺”,原為天官寺下院。現(xiàn)存建筑正殿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所建。寺院坐西朝東,三進院,中軸線依次為山門、前殿、正殿、藏經(jīng)樓、萬佛洞(石窟),兩側建有偏殿、廊房二十余間。
烏突戌古城遺址 (第四批省保)
時代:北齊
地址:臨縣白文鎮(zhèn)郝峪塔村與南莊村之間丘陵地帶
遺址依連綿起伏的山梁,沿崖壁周緣自溝底向頂部用素土夯筑。居山臨水,高低相差懸殊。系古代重要軍事設施,用于屯集兵馬。據(jù)民國六年縣志載:“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置為臨水縣,北齊天保三年(552年)立“烏突戍”。烏突戍是從長城的黃櫨嶺起,北至社于戍四百余里,為所立三十六戍中的其中一戍。外城墻以南內(nèi)城東頂部為墓葬區(qū)。
興縣
胡家溝磚塔(第四批省保)
地址:興縣蔡家崖鄉(xiāng)胡家溝村
塔為七層八角實心磚雕塔,總高12米。塔基為三層,石質,高1.1米,周長10.4米;塔身四層為磚結構,各層塔檐均仿木構磚雕斗椽飛,塔身窗欞隔扇雕工精細,望柱、欄板上浮雕花草、人物、魚蟲;塔頂為逐漸收縮的八卦形,塔剎為疊澀狀,高約1米。
嵐縣
秀容古城遺址 (第三批省保)
時代:北魏
地址:嵐縣古城鄉(xiāng)古城村
秀容古城為北魏鮮卑族秀容郡(國)南遷嵐縣境時,郡主爾榮在漢汾陽縣城的基礎上,于北魏明帝永興二年(410年)擴建而成。城內(nèi)采集有陶器、鐵器等。陶器多泥質灰陶,有繩紋、圓點紋,素面的瓦、盆、罐等。鐵器多為工具,朽蝕嚴重。
隋城遺址(第四批省保)
地址:嵐縣嵐城鎮(zhèn)嵐城村北1公里
據(jù)清雍正八年《嵐縣志》載,隋城歷為苛嵐、嵐城、宜芳、嵐州、樓煩郡,東會州治所,始建于隋大業(yè)十年(614年),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為州城,經(jīng)唐、五代、北宋延續(xù)460余年,宋元豐二年(1097年)在舊城南筑新城,即今嵐城。宋城建成后隋城遂廢。
以上部分照片來自瘋旅人、感悟山西、熱熱、漓江微波等,特此感謝!
呂梁推薦線路
卦山天寧寺-汾陽太符觀-汾陽圣母廟-汾陽關帝廟-北榆苑五岳廟-東龍觀墓群-離石安國寺-離石漢畫石博物館-柳林香嚴寺-柳林南山寺-北武當山-臨縣義居寺-磧口古建筑群
文物看山西之臨汾地區(qū)
文物看山西之晉城地區(qū)
文物看山西之長治地區(qū)
文物看山西之忻州地區(qū)
文物看山西之大同地區(qū)
文物看山西之朔州地區(qū)
文物看山西之晉中地區(qū)
文物看山西之運城地區(qū)
文物看山西之陽泉地區(qū)
文物看山西之太原地區(qū)
出版發(fā)行
Hash:0219bd5f8f5c607656a7732e4e89361c4014fddd
聲明:此文由 南山供秀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