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先祖、名人簡介(三)
韓億(972-1044年)字宗魏,真定府靈壽縣人,后遷開封雍丘。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進(jìn)士。官至參知政事、尚書左丞等職。卒謚忠憲,追贈太子太保。韓億“治家嚴(yán)飭”,以“一門四宰相”著稱。八子:綱、綜、絳、繹、 維、縝、緯、緬,其中絳、維、縝為宰相。
韓國華(957—1011年)字光弼,相州(今河南安陽)人。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進(jìn)士,公“性純直,有時譽”。在其任官地泉州,有梨園戲《韓國華》,生韓宮等故事流傳。生子六,三子(琚、璩、琦)進(jìn)士及第。子韓琦為北宋名相。
韓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人。北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詞人。 昌黎系24世,相州系9世。熙寧八年卒,謚忠獻(xiàn),贈尚書令,配享英宗廟庭,后追封魏王。著有《安陽集》,《全宋詞》錄其詞四首。生子六:忠彥、端彥、良彥早逝、純彥、粹彥、嘉彥。
韓絳(1012-1088年)字子華,韓億第三子,開封雍丘人。慶歷二年(1042年)進(jìn)士,仕仁宗,神宗朝。熙寧三年升任“參知政事”;七年代王安石為相。哲宗即位,任鎮(zhèn)江節(jié)度使,進(jìn)爵康國公。七十七歲卒,謚號“獻(xiàn)肅”,贈太保。
韓維(1017-1098年)字持國,韓億第五子,開封雍丘人。仕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歷知汝州、開封府、許州,拜門下侍郎,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紹圣二年(1095)定為元佑黨人,貶謫。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著有《南陽集》。
韓縝(1019-1097年),字玉汝,韓億第六子,原籍靈壽(今屬河北)人,徙雍丘。慶歷二年進(jìn)士,歷任淮南轉(zhuǎn)運使,樞密使,出使西夏,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卒,年七十九,謚莊敏,封崇國公。當(dāng)政期間以“嚴(yán)格”著稱,留下了“寧逢乳虎,莫逢玉汝”之語?!度卧~》錄其詞一首。
韓忠彥(1038—1109年)字師樸,安陽人。嘉佑六年(1061年)進(jìn)士,北宋徽宗朝宰相。韓琦長子,相州10世。歷任開封府判官、禮部尚書、以樞密直學(xué)士知定州、戶部尚書、同治樞密院事、左仆射等職。大觀三年卒,年七十二,后謚文定。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度卧姟蜂浧湓姸住?/p>
韓粹彥字師美(1065-1118年)韓琦第五子。積官至宣奉大夫,為吏部侍郎、終龍圖閣學(xué)士,從二品。爵至開封縣開國子,食邑六百戶。原配淑人陳氏,故資政殿學(xué)士薦之女。公生十八子,成十二子:哲、括、拓、梠、檢、楫、格、和、穰、濤、溥、佑。
韓嘉彥(1067-1129年)字師茂,相州安陽人,韓琦六子,宋代詞人。生于治平四年,娶齊國公主為妻,拜駙馬都尉,終贏海軍承宣使。宋高宗建炎三年卒,謚端節(jié)。詞作《玉漏遲·杏香消散盡》傳世。六子:恕、詔、誡、諮、瑛、燮。
韓治(1058-1124年)魏國公韓琦長孫。治平初以忠獻(xiàn)王蔭任太常太祝,熙寧年賜同進(jìn)士出身。歷任秘閣校理、遼國賀正旦使、吏部侍郎,徽宗即位召為遼國國信使,元祐黨籍謫再知相州,宣和甲辰卒,累贈太師申國公。公有蘭臺集、尚書名表、小錦集等傳與后人。生子五:肖胄、肯胄、膚胄、肩胄早世、膺胄。
韓公廉 精通數(shù)學(xué)和天文學(xué),元佑元年(1086)寫有《九章勾股測驗渾天書》1卷,并造成機輪木樣一座,元佑二年,韓公廉被命為制度官,與其他人一起制成了元佑渾天儀象,是世界天文鐘的直接祖先。
韓肖胄(1075—1150年)字似夫,治公長子,相州12世,越韓4世。南宋高宗丞相,建炎之難攜幼弟左司膺胄奉母榮國夫人隨高宗南渡于越,庚午八月初九日卒,進(jìn)封秦王,謚“元穆”,壽七十六歲。著有《奏札》四帙。修訂《越韓譜》,稱越城韓氏,尊韓琦為始祖。生子五:協(xié)、彬、參、嚞、修。
韓駒(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派詩人,詩論家。字子蒼,號牟陽,陵陽仙井(今四川仁壽)人,世稱陵陽先生?;兆?a href='/zhenghe/' target=_blank>政和初賜進(jìn)士出身,宣和五年(1123年),除秘書少監(jiān),次年遷中書舍人兼修國史。南京高宗立,知江州,紹興五年(1135)卒。著有《陵陽集》四卷。
韓企先(1082-1146年) 原籍薊州玉田(今屬河北),乾統(tǒng)年間考中進(jìn)士后,入仕于遼國。歷任樞密副都承旨,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左仆射兼侍中,封楚國公,十二年,被任為尚書右丞相?;式y(tǒng)元年(公元1141年)晉封濮王?;式y(tǒng)六年病卒,終年65歲。
韓昉(1082-1149年)字公美,燕京人,遼天祚帝天慶二年(1112)壬辰科狀元。其先祖仕遼,累世通顯。中狀元后,補右拾遺,轉(zhuǎn)史館修撰,累遷少府少卿、乾文閣待制后降金。被加官衛(wèi)尉卿、知制誥,充高麗信使。
韓世忠(1089年-1151年)字良臣,陜西延安人,南宋時著名的抗金名將。歷任江南東、西路宣撫使、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等要職,進(jìn)太保,封英國公、潭國公。紹興二十一年病逝,卒后追贈為太師、通義郡王;宋孝宗時,又追封蘄王,謚號忠武,配饗高宗廟廷。
韓膺胄(1096—1176年)字勉夫,相州安陽人,湘南韓氏始祖。政和五年進(jìn)士,授起居郎等職,靖康之變與長兄扈駕南渡,官禮部侍郎等,以端明殿大學(xué)士致仕歸峽下,為湘南韓氏肇基之始。淳熙三年卒于紹興,享年八十一歲,贈金紫光祿大夫,謚莊宣,與兄肖胄同葬紹興日鑄嶺。生子八:髦、彰、霦、彤、肜、?、彭、穆。
韓世祿(四六公)江蘇南京鳳山韓氏始祖,韓世祿(四六公)乃宋忠獻(xiàn)魏國公之元孫。宋政和年進(jìn)士,仕至宣撫副使。建炎二年自汴京遷臨安,紹興四年復(fù)從臨安徙江寧府瀨水(今溧水)南鳳凰山韓村。
韓元吉(1118-1187年)字無咎,號南澗,開封雍邱人。南宋詞人。官至吏部尚書,北宋名臣韓維四世孫, 曾修《建寧府志》四十八卷,著有《澗泉集》、《澗泉日記》、《南澗甲乙稿》、《南澗詩余》等,存詞80余首。
韓彥直(1131—1194年)字子溫,陜西人。韓世忠長子,紹興十八年進(jìn)士。歷任戶部郎官,鄂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等。在淳熙初期,就任遣金使。溫州任上編撰《永嘉橘錄》,為世界上第一部柑橘學(xué)專著。晚年,寫成《水心鏡》一書。去世后,皇帝贈其爵位蘄春郡公。
韓侂胄(1152-1207年)字節(jié)夫,相州安陽人,魏獻(xiàn)王韓琦曾孫。南宋宰相、北伐主帥,歷任太師、平章軍國事等。韓侂胄任內(nèi)禁朱熹理學(xué)、貶宗室趙汝愚,史稱“慶元黨禁”。他為岳飛平反追封鄂王,力主北伐金國。開禧三年,被楊皇后和奸臣史彌遠(yuǎn)設(shè)計殺死,函首于金,為國捐軀。年五十五歲。
韓顯卿(1155-1225),字灼道。海南韓氏始遷祖。五世祖為嘉彥,曾祖誡,祖仿胄,父縉選,兄世卿。顯卿公初任會稽縣尉,后知廉州,宋寧宗慶元三年(1197),從雷州海康縣攜家譜渡海,卜居海南文昌錦山,成為韓氏渡瓊一世祖?,F(xiàn)海南韓姓人口已達(dá)22萬,后裔遷居海外者不下10萬,主要住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
韓泰:山西陽曲人。忻州繁峙縣圣水頭韓氏始祖。據(jù)1459年圣水頭七世祖韓仕琦編修家譜記:“宋沒元兵倡亂,先公有昆仲三人春、奉、泰者,一徙黃頭寨、一徙五臺司楊村,惟泰徙繁峙之圣水村,資稟純樸、力耕為養(yǎng),人稱長者?!?
韓先(1229一1279年)字堯臣,名先甫,謚曰:忠毅公,系琦公第八世后裔,官宋將仕郎,南宋護(hù)駕南渡,封粵海扈駕將軍,由閩入粵,以忠烈卒,尊先公為程鄉(xiāng)系始祖,后裔多為遷徏江西、廣西、四川、湖南、臺灣、海外東南亞等地,至今丁口約十多萬人。(待續(xù))
——來源:三晉文化研究會韓姓專業(yè)委員會
編 輯:韓世明 韓曉利 韓凰英
Hash:6a76e4ef425b1cfebd81e91f2e2dae0cb72d23da
聲明:此文由 韓氏文化交流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