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古橋多
本文為作者原創(chuàng)授權,轉載請注明作者及出處。
溫州地區(qū)多山多水、地勢復雜,甌越先民為適應交通與生活,根據不同的地貌,用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建造了許多大小不一、風格相異的橋梁,這些古橋或古樸,或精美,或簡約實用,或華麗似虹。它們大多是石拱橋,眾多的橋梁與蜿蜒的河流形成了“樓臺俯舟楫,水巷小橋多”的水鄉(xiāng)風光。但隨著歲月流逝,不少古橋已毀圮消失,風景不在。
日前,好友邀我一起前往鹿城區(qū)藤橋鎮(zhèn)、甌海區(qū)澤雅鎮(zhèn)走訪古橋,因為兩地歷來相連,藤橋原屬甌海區(qū),我欣然赴約。我們一行三人從市區(qū)出發(fā),驅車直到藤橋鎮(zhèn)寺前村,在熱心村民的指引下,首先尋訪該村的寺前橋。
▲寺前橋
寺前橋:因坐落原龍泉寺(寺已毀,現為藤橋糧管所)前,故名寺前橋。該橋南北相向跨架藤橋江,為三孔梁式石橋,跨度33.3米,橋面寬3.9米,各孔橋面均并排直鋪五條石梁,橋梁兩側分別直書陰刻“乾道八年(1172)壬辰歲季冬癸卯創(chuàng)始龍泉院乾僧師表”;“淳熙六年(1179)己亥歲孟月丙子日記,廣陽石匠游成”,字徑尺許,字跡清晰。橋墩由塊石砌筑,兩端外伸3米,筑成三角體。這種筏形橋墩,便于潮水漲落時分流,以減弱水流沖擊力。
該橋為中水位漫水橋,橋面不設欄桿,大潮高漲時,江水可無阻礙地從橋孔或橋面通過。該橋板梁數十條,每條長約9米,厚約 0.5米,重約6噸,在運輸工具簡陋,又無吊裝設備的情況下,又加潮水漲落,水流迅猛,其架設難度非同尋常。查閱有關資料得知,當時建橋的工匠是利用潮水漲落,將載有石梁的木排駛入兩墩之間,待潮落水位下降,把石板梁卸放于橋墩上。該橋建于南宋,經八百多年的潮水沖擊,至今未加修繕,充分顯示了當時建橋技術的先進和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智慧,1990年被列為甌海區(qū)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可惜的是,這座有800多年歷史的古橋部分橋面石板斷裂、掉落,不僅不美觀,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橋邊野草叢生,蓋過了橋面。
▲南雅橋
南雅橋:看了寺前橋,我們就去藤橋上埠頭村張望南雅橋。南雅橋始建于清晚期,1948年重修。該橋東西橫跨戍浦江,為11孔梁柱式石橋,用花崗巖建造,全長48.6米,寬1.2米。橋身平直,各孔平鋪三根橋面板。橋墩以兩根方形石柱直立,向內傾斜。2000年被列為甌海區(qū)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橋面雖完好,但橋邊的保護范圍內已有三分之一被菜園“占領”,不時有貨運車輛進進出出。
▲廟后橋
廟后橋:澤雅鎮(zhèn)廟后村是個古村落,我們驅車到了村口,就看見一條長長的石板橋橫跨在清澈的小溪之上,這就是廟后橋。此橋建于民國時期。條石結構,長10米,寬1.5米。聽當地農民說是北伐名將潘國綱出資建造,潘國綱(1882-1938),字鑒宗,號鑒園,廟后村人,是民國溫州名人之一,與當時溫州的大富商楊雨農、名士劉景晨,以及后來的詞學大師夏承燾過往甚密。北洋政府段祺瑞執(zhí)政期間授予他上將軍銜,屬于北洋系統(tǒng)出身,任浙一師師長。而人們所知的,卻是他的養(yǎng)女潘希真,即作家琦君,紅遍大江南北的著名電視劇《橘子紅了》原作者。
▲永寧橋
永寧橋:回程路上我們再去看了永寧橋,永寧橋又名馭流橋,位于澤雅鎮(zhèn)源口村的龍溪上,也是漫水橋。架于青山綠水間的永寧橋,與現在我們常見的石拱橋大有不同。它低低的,帖服于水面,像條蟄伏的長龍。永寧橋始建于明朝,原在古澤雅至溫州城的通途上,橋長107米,19孔,寬約1.3米,花崗巖石梁式板橋,歷經數次維修,清光緒二十三年曾大修。初建時,橋身較高,被洪水沖毀,后在維修時吸取教訓,將橋身降低,帖服于水面,現經百余年,基本維持原貌。永寧橋25座低矮型碇步式橋墩上刻有凹槽,三條石梁榫接成橋面,兩旁以粗大的石條頂護,上游和下游頂護石條呈等腰三角形,橋面距河面不足半米。造型簡潔、質樸,結構合理。但2000年維修時,橋體的文化沉淀方面受到了部分破壞,甚是可惜。
欣賞了這幾座古橋,也看到了橋梁的保護不盡如人意,除立有橋碑,刻有文字簡介外,古橋的處境可以說是風雨飄搖,處于自生自滅的脆弱狀態(tài)。隨著城鄉(xiāng)建設迅速發(fā)展,本來就稀少的古橋會以更快的速度在我們眼前消失。真心希望有關方面在建設過程中能盡全力保護這些凝聚古人智慧的老橋,為子孫后代留下自然背景下嫵媚明凈的古橋影,不要讓這些古橋成為遙遠夢境中的陳跡。
零碎伯伯攝影集鏈接:
-End-
▼
Hash:58e8aa3e515f35d36c61c8628427a7775ae9abbd
聲明:此文由 溫州旅游體驗師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