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守諾言守護紅軍洞57年的張愛華
張愛華老人今年80歲了。從1964年至今,為了守護大別山里雞公寨的“紅軍洞”,她57年不間斷,在愛人潘國章的協(xié)助下,每月都爬到雞公寨山上,為“紅軍洞”和革命烈士紀念碑除草、掃地、整理、祭拜,一絲不茍,盡職盡責。從家里到山上,再從山上回到家里,春夏秋冬雨雪風霜,她爬上爬下蹚水踏泥,每次往返都要幾個小時,她不言累不言苦樂此不疲。
老人說,所有這一切只因為一個承諾。
近日,《法治日報》記者在河南省新縣郭家河鄉(xiāng)灣店村見到了張愛華老人和她的愛人潘國章。
“紅軍洞”抒寫無數(shù)英雄傳奇
1941年,張愛華出生在新縣郭家河鄉(xiāng)。父親是紅軍旗手,母親是游擊隊員。新縣是有名的“將軍鄉(xiāng)”,從這里走出十余位將軍,3500多名先烈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張愛華從小耳聞目睹全是紅軍的故事。
地形復雜的大別山區(qū)是紅軍打游擊的地方。位于新縣郭家河鄉(xiāng)與湖北紅安縣七里坪鎮(zhèn)之間的雞公寨,有一片山洞群,正是紅軍戰(zhàn)士的藏身之所。因此被當?shù)厝罕姺Q為“紅軍洞”。
殘酷的對敵斗爭中,很多戰(zhàn)士犧牲在山上,紅軍洞周圍有不少烈士墓。離紅軍洞不遠就是晏春山烈士墓。晏春山早年在武漢紗廠當童工,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加入了共產(chǎn)黨,后和丈夫響應黨組織號召,回到新縣老家開展革命工作。1935年5月17日,由于叛徒告密,晏春山不幸被捕。敵人為了從她口中挖出紅軍游擊隊的行蹤線索,使用了各種非人酷刑。外表柔弱的晏春山內(nèi)心無比堅強,面對嚴刑拷打,她早就有了對策。為保守黨的秘密,晏春山把敵人引到遠離游擊隊的大花臺,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然后縱身跳崖壯烈犧牲。
被稱為大別山“紅旗不倒”標志性人物的劉名榜,從參加革命到全國解放,一直戰(zhàn)斗在大別山長達20多年。由于他的卓越貢獻,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了他,并稱他是“堅持大別山斗爭的一面旗幟”。劉名榜也出生在郭家河,與張愛華是同鄉(xiāng),又是張愛華父母的老領導。
1964年,老革命劉名榜重返故里,用拐杖指著“紅軍洞”和晏春山跳崖地等一片革命遺址,鄭重地對張愛華說:“新縣是革命的老蔸蔸(蔸,指植物的根),晏春山就是從這里跳下去的。這里還有紅軍打游擊的紅軍洞,這一塊你要看好了!這里也有你父輩的足跡,是烈士們安息的地方,也是歷史的見證,你要保護好?!?/p>
共產(chǎn)黨是我的救命恩人
張愛華的父母都是優(yōu)秀的紅軍戰(zhàn)士,紅色基因在張愛華血液里流淌,在她的記憶里,共產(chǎn)黨救過她的命,培養(yǎng)她成長。
那是1947年,六七歲的張愛華被國民黨抓住扔到河里,被人救起后一直高燒不退,直至昏厥。再次醒來時,她已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而眼前都是戴著“紅星帽”的人。
重生的感覺刻骨銘心,永世難忘。
新中國成立后黨組織把她送進學校讀書,后來又安排她到村里教書。其間,她既當教師,又當村計生干部。1963年,張愛華與同為村干部、大她4歲的潘國章結(jié)了婚。
“是黨救了我的命,是黨教會我做人,是黨給了我一切……”張愛華對記者說,父親臨終前囑托她一定要報答黨的恩情,自己要牢記父親的話,絕不能辜負老革命的信任。守護好“紅軍洞”是自己對黨組織的承諾,必須用一生去完成。
從23歲到80歲,57年過去了。桃花謝了又開,楊柳枯了再青,物是人非,初心不變。在愛人潘國章的協(xié)助下,張愛華巡山修路、祭奠英烈、保護文物、宣揚革命史,用心呵護著這片精神火種。
57年守護“紅軍洞”諾言不變
諾言重于泰山。
守護好“紅軍洞”,是張愛華最大的牽掛。保護好革命烈士墓是她真摯信守的諾言。
潘國章當了28年的村支書,張愛華也是村干部。除了忙村務,他們的心思都在守護“紅軍洞”。
上世紀70年代初,為了給革命遺跡“正名”,張愛華整天往縣文物局和鄉(xiāng)政府跑。終于,“紅軍洞”于1979年被列為新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1年,新縣文物局為張愛華頒發(fā)了一個“紅本本”——義務文物保護員證。張愛華覺得責任更大擔子更重了。
上世紀90年代,曾經(jīng)有一位村民想承包集體山林,山林范圍包含“紅軍洞”??吹胶贤?,張愛華拒不簽字。承包人欲給“好處費”,張愛華立刻翻臉,對方知道拗不過張愛華,只好知難而退。
另一次,一名商人想開礦,將挖土機、鉆探機等都開到了山上。張愛華與潘國章輪流值班,每天都上山查看。商人想用炸藥開山,正好被張愛華碰到,她不由分說立刻撲上去阻止。見張愛華軟硬不吃不怕死,商人無奈只得放棄。
制止各種損壞革命文物舊址行為超過20次,張愛華不怕得罪人。不管別人怎么說,她就是坦坦蕩蕩,無愧無悔。57年的奔波練就了老夫妻的精氣神。山路雖然崎嶇不平,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老夫妻依然步履平穩(wěn),不喘不吁,輕松自然。
講紅軍故事傳播紅色基因
張愛華和潘國章的家現(xiàn)在成了革命教育基地。白色外墻上掛著一塊木牌,上面寫著“大別山干部學院體察民情教學點”。她家旁邊就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走進去,就走進了大課堂。張愛華已記不清在這里給多少人講過多少次黨課,反正她有講不完的紅軍故事,對革命烈士她有講不完的話。
新縣司法局副局長吳永利說,老人每次講課都情緒激昂,信心滿滿,講自己的父母,講黨的哺育培養(yǎng),講為革命犧牲的烈士,講老革命的囑托,也講自己守護“紅軍洞”的故事。
全國各地的參觀者慕名而來,來聽張愛華講紅色熱土上的英雄傳奇;一有時間,張愛華就到中小學校給孩子們講“紅軍洞”的游擊戰(zhàn)。
2012年,張愛華被評為河南省“優(yōu)秀文物保護員”,2017年被評為“第三屆信陽市道德模范”,2018年被中共信陽市委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2019年8月,她獲得“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獎。(張紅兵)
Hash:baa48f075627699e7b9c090e0cacc8a8edf2bb4c
聲明:此文由 央廣網(wǎ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