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賈氏宗祠
編號:153-358
賈 氏 宗 祠
袁吉蓮
有一種深入骨髓的牽念叫鄉(xiāng)愁,而最能安撫鄉(xiāng)愁的歸宿地則最終是祠堂,祠堂是母親,祠堂是根,是一個民獨特的中國印。在那里,烙印著一個個歷史的胎記;在那里,閃爍著一道道光輝的印跡;在那里,陳列著一條條老的規(guī)矩;在那里,才是天、地、人的合一。所以,對于祠堂,我很以為然。
祠堂,我們的祠堂,我們的賈氏宗祠,雖然有點老,但歷經(jīng)二百多年的櫛風(fēng)沐雪,卻依然安詳?shù)囟U定于穆村二村委的腹地。它倚山為屏,鄰清河水而居,高大偉岸,莊嚴肅穆,無論規(guī)模還是格局,在全國的賈氏祠堂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進得祠堂,便有一種幽深莫測的氣息徐徐襲來。赫然而立的屏風(fēng)格腦上,”慕音容,思孝展“這六個字是祖上的遺訓(xùn),是對后人的一種鞭策和鼓勵,也是一種期望。森嚴的庭堂里,褐黑色的案桌上,展放著一千多尊牌位,看起來并不孤單,從上而下,長幼有序,儼然是一個和睦相守的大家庭。靈牌雖小,折射出的光芒,在裊裊的香霧中卻熠熠生輝,彌漫于每一個角落,彌漫于我的腦際,恍惚間,我看到始祖賈樂,從古基上留(今柳林香嚴寺)移居穆村,屯兵事舞、戍守邊關(guān)的忠誠;五鳳樓宇下,官宦顯赫、光宗耀祖的遺音;上官族士捎粱濟征,集八代恩寵的光榮以及賈銳母死子終、至善至孝的感恩……賈氏家族,可謂英才輩出,燦若星辰。他們的魂魄猶在,他們遺韻猶存,己根深葉茂,滲入地心。
祠院中的石碑,除新篆刻的一通外,其余都己上了年紀,有的己經(jīng)被歲月磨去了棱角,還有的斷成兩截,字也模糊了,但人物、事記、年代都很久遠,所蘊涵的威懾力在人們的心頭絲毫未減。
走進祠堂,回味悠長。小時候的祠堂并沒有這般莊重嚴肅,在被挪為二大隊村委所在地后,到處洋溢著”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的氣息,透過喇叭,革命紅歌整天唱了又唱,宣傳的喊叫聲響了又響,開表彰發(fā)獎會,批斗會是常有的事,不過,最喜歡的還是正月秧歌的鑼鼓咚咚嗆嗆聲,既有好吃的,還能跟著大人們轉(zhuǎn),那是最快樂的時光。當然也忘不了二層廳堂的讀書聲,嬉鬧聲,但很快被一場大火所淹沒。當時的”賈戶”(賈氏宗祠也叫賈戶)從此凄清了許多。
走進祠堂,我更喜歡一種古典樸素的意韻美,那些散發(fā)著幽香的雕磚、雕花祭臺,有些陳舊,卻獨具匠心,那些鏤空的門窗、飛檐、斗、拱、梁、檁,散發(fā)著淡淡的木香再夾雜著香火的味道,浸潤著祠院,更顯神秘莫測。正殿“聿修其德”的龍紋橫題匾,端莊雅正,肅穆堂皇。廊柱上”欲高地步階級更上一層,為養(yǎng)天民聚精神須經(jīng)百練“的楹聯(lián),猶如一部泛黃的古書,深沉、內(nèi)斂、含蓄,是教誨,讓人進取,讓人享用不盡,受益終生。
舊以前,不是每個人都能入祠,那些有辱家門的平庸低俗,劣跡斑斑之人是決不允許入祠供奉的,足見祠堂也是修行好家風(fēng),端行端德的人生課堂。
賈氏祠堂說老也不老,隨著時代的變遷,經(jīng)濟的發(fā)展,族人的不懈努力,現(xiàn)在已修葺一新 ,不僅修繕了底層,還加蓋了二層,及左右兩個耳房和鐘鼓兩個樂樓,煥發(fā)出前所未有的奪目光彩。老爺樓、鏡懸樓、賈氏宗祠,現(xiàn)在可以無比自豪地說,它們是穆村古鎮(zhèn)的三大標志性建筑。
火紅的燈籠掛起來了,溢彩的燈管亮起來了,閃耀著賈氏圖騰的族旗豎起來了,金黃的綬帶披起來了,舞獅子,展武術(shù),詩朗誦,唱民歌,千人的堂祭游行就要亮相于穆村古鎮(zhèn)的街頭了,來吧,來吧,各地的賈氏宗親,我們血脈相承,是同一條根,同一個心,是同族同宗的一家人,凝聚親情,繼往開來,賈氏宗祠會以一個嶄新的風(fēng)貌來迎接各方的宗親。
相約古鎮(zhèn),相約賈氏宗祠,將一份濃濃的鄉(xiāng)愁安暖于我們的賈氏祠堂,流芳澤遠吧。
【鏈接】
“黃河魂”微信公眾平臺
主編:陳黎云 ...副主編:王永鋒..任建飛
投稿郵箱:381329405@qq.com
Hash:af77b0a536768995d1bc012f5a315b5c3fe5708d
聲明:此文由 黃河魂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