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藏|太原雙塔寺寶賢堂集古法帖有奧秘:宋太宗為啥偏偏寫成“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古城古藏,
懷古思古。
從太原出發(fā),
我們繼續(xù)以影像訪古。
由太原市文物局、
太原廣播電視臺聯(lián)合制作,
繼第一集
古城古藏|趙卿墓:龐大奢華的地下軍團
第二集
第三集
古城古藏|千年佛舍利,照見晉陽城最生動的一段光陰
第四集
古城古藏|晉祠宋代小木作,謎一樣的存在
本期特別推出第五集:
▲《古城·古藏》第五集 筆墨芳華
總策劃:劉玉偉 于振龍
策劃:冀曉峰 陳雅彬 常一民 冀美俊
王新生 王江 陳風
編導:史青龍 劉昕 韓萍 白楊
攝像:董虎凌 王冠
電子編輯:劉東海 劉雅靜
包裝:黃捷 王茂軍
制片:韓萍
制片人:吳濤 姚震 宋立芳
監(jiān)制:姬發(fā)軍 王俊偉
總監(jiān)制:李建國
出品人:劉玉偉 于振龍 冀曉峰
▲《寶賢堂集古法帖》
別看它樣貌深沉,
內(nèi)心卻深藏錦繡。
刻痕所形成的筆鋒,
好似從胞衣中自然生發(fā)。
法帖,
供人學習書法做范本用而得名。
在明代,
習帖更變?yōu)榱水敃r文人雅士們
精神的至高追求。
《寶賢堂集古法帖》,
明代晉世子朱奇源于弘治二年
集刻的十二卷石刻叢帖,
是迄今為止,
全國唯一保留原石的明代法帖。
162塊刻石,
128位書家,
真、草、行、篆各種書體包羅盡顯,
中國書法的興衰流變,
被嚴謹忠實地保留下來。
上自史前倉頡,
下迄明代張弼。
情致與物相,
在這里一線相傳,
步步卓絕。
530年前,
初生的法帖可謂集萬千寵愛于一身。
“臣幼好書法,父王因臣所好,
命臣采擇古今字帖之佳者,
集成巨冊……”。
為一睹芳容,
她的“粉絲”們都要焚香沐浴,
心懷虔誠。
▲《寶賢堂集古法帖》明拓本
刻帖之風始于宋代。
宋代有三大法帖名揚天下,
最早的一部是:
宋太宗下令編刻的《淳化閣帖》。
可惜原刻毀壞殆盡。
現(xiàn)在完整的宋拓全本只殘存一部,
保留在故宮博物院內(nèi)。
宋徽宗時,
曾命人刊刻《大觀帖》。
北宋滅亡后,
便下落不明。
《絳帖》,
宋代三大法帖中,
唯一的一部民間刻帖。
此帖是北宋尚書潘師旦,
在老家山西絳州“摹刻勒石而成”。
而《寶賢堂集古法帖》則屬集大成者,
它不僅收集了《淳化閣帖》、
《大觀帖》和《絳帖》的精華,
同時還增刻了
晉王府內(nèi)私藏多年的名人法書,
包括唐褚遂良、宋黃庭堅、
元趙孟頫、明宋克等書法珍品。
▲《寶賢堂集古法帖》拓本
在這里,
東漢才女蔡文姬,
就展現(xiàn)出了她另一項不為人識的才華。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
《胡笳十八拍》中的聲聲離苦,
鑄就了蔡文姬文學史上的不朽高峰。
寶賢堂內(nèi)的一句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更是將這位才女的手跡墨寶傳留世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是唐代人崔顥的經(jīng)典詩句,
然而,
在《寶賢堂集古法帖》中,
宋太宗的御筆卻寫為了
“昔人已乘白云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從黃鶴到白云,
經(jīng)典在這里走出了一個奇妙的岔路。
▲《寶賢堂集古法帖》拓本
窮盡世上最靈動的筆觸,
品出人間最深情的意蘊。
她的華美本該畢恭畢敬小心翼翼。
然而,
大歷史的腳步,
卻在晉王府門外轟然響起。
明末清初,
太原屢遭兵燹,
晉王府在被大火吞沒的同時,
寶賢堂石刻也隨之散落民間。
清順治十三年,
時任山西巡撫的白如梅崇儒重道,
命下屬于馬肆、斷橋、荒砌之間尋訪遺石。
清順治十四年,
太原知府宗彝共同參與尋訪,
石刻收回大半。
清順治十六年,
太原知府宗彝將搜集回的
《寶賢堂集古法帖》刻石,
置于太原府屬后圃。
康熙十九年,
依據(jù)《寶賢堂集古法帖》初拓本,
又補刻了所失的53塊刻石。
康熙二十年,
移至三立書院。
民國初年,
石刻移置于山西省督軍府,
后又移存于傅公祠。
直到1980年,
《寶賢堂集古法帖》刻石被遷入永祚寺,
直到今天。
好在,
這一切,都回來了。
多少人,再一次焚香沐浴,
心懷虔誠;
多少人,再一次慕名而來,
凝視欣賞。
石跡與墨跡重建的,
是中國文化所獨有的驚艷與純粹。
▲《寶賢堂集古法帖》拓本
▼
雙塔博物館《寶賢堂集古法帖》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凌霄雙塔
▲ 美國人克拉克率領的探險隊
于1908年5月至9月拍攝的太原雙塔寺
▲ 美國人克拉克率領的探險隊
于1908年5月至9月拍攝的山西太原雙塔寺
▲從宣文塔(新塔)拍攝坐在文峰塔(舊塔)
上的克拉克先生和隨行人員
克拉克探險隊于1908年5月至9月拍攝
▲1948年美國《時代》記者拍攝的雙塔寺
▼
視頻 | 太原廣播電視臺 太原市文物局
視頻、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或機構(gòu)所有
審核|方天戟
End
點擊往期原創(chuàng)
▼
Hash:a4a61ad0fe8d959de9967bd210f732d07b6a94b9
聲明:此文由 文博山西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