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屹立的覘標——致敬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測繪大隊全體官兵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老許XJH,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
覘標,是紅色的,
總是屹立在很高的地方。
當我們第一次踏上地球第三極,
眺望雪山頂上,
那紅光閃閃的覘標時,
老測繪兵說,
最早把覘標屹立在了世界屋脊。
1952年18軍進藏測量分隊
第一批進藏的女測繪兵
老測繪兵說,
只有不怕苦不怕死的人,
才能把覘標屹立在
世界屋脊很高的地方。
是老測繪兵教會了我們,
架設各式各樣的覘標。
英雄測繪大隊第一任大隊長于農田在操作儀器
英雄測繪大隊第3任政委安慶云在航片判繪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由東到西,從南到北,
硬是把這紅色的覘標,
屹立在了,
喜馬拉雅山脈、崗底斯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橫斷山脈、雅魯藏布江大峽谷......
我們在架設覘標中,
感悟到了山高人為峰的道理:
只有站得更高,
才能看得更遠,
心胸才能更開闊,
前行的目標才會更高。
今天,
每當我們看到巍峨的高山,
看到雄奇的雪峰,
仿佛就看到了那紅光閃閃的覘標。
耳旁總會響起
老測繪兵架設覘標的話語,
眼前總會浮現老測繪兵,
和我們一起架設覘標的身影。
覘標,
你比高山更高昂,
你比雪峰更挺拔。
覘標,是紅色的,
總是蘊藏著神奇的數據。
當我們第一次使用光學經緯儀,
觀測雪山頂上,
那紅光閃閃的覘標時,
老測繪兵說,
那是新中國西藏第一代測繪兵,
率先從覘標獲得數據繪制西藏地圖。
老測繪兵說,
只有不怕苦不怕死的人,
才能堅守在雪峰上,
從觀測覘標中獲得數據。
是老測繪兵教會了我們,
獲得各種數據的技能。
雪山觀測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儀器觀測,鉛筆記簿,山巔計算。
硬是從這紅色的覘標,
獲得數據,
丈量出了
地球第三極即世界屋脊的版圖。
我們在觀測覘標中,
領悟到了測繪的科學力量:
只有獲得了精確的測量數據,
才能繪制出精準的地圖,
有了精準的地圖,
國防屏障和經濟建設
就有了明亮的眼睛。
1975年5月27日豎立在珠峰上的覘標
我們清晰地記得,
1975年5月27日,
當國家登山隊登上珠穆朗瑪峰頂,
將紅色覘標在峰頂豎立起來時,
王玉琨指揮各分隊對豎立在珠峰頂上的覘標進行觀測
觀測珠峰上的覘標
我們的測繪官兵,
與國家測繪隊員一起,
在平均海拔6千米的10個三角點上同時觀測,
最終精確獲得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為:
8848.13米。
這是中國自己首次獲得的數據,
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認。
這是中國登山隊的驕傲!
這是中國測繪兵的驕傲!
這是中國測繪史上的驕傲!
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王玉琨 馮旭東 武飛勛在珠峰山下
今天,
每當我們目視中國西藏版圖,
仰慕壯觀雄奇的珠穆朗瑪峰,
仿佛就看到了那紅光閃閃的覘標。
耳旁總會響起
老測繪兵觀測覘標的話語;
眼前總會浮現測繪健兒,
丈量珠峰的日日夜夜。
覘標,
你比高山更燦爛,
你比雪峰更迷人。
覘標,是紅色的,
總是激勵著奮進的步伐。
當我們第一次踏進高原無人區(qū),
站在山尖峰頂,
頂著狂風暴雪,
披著冰雹雷電,
堅持架設和觀測覘標時,
老測繪兵說,
那是新中國西藏第一代測繪兵,
在架設和觀測覘標中,
塑造起了堅韌不拔的精神。
老測繪兵說,
只有不怕苦不怕死的人,
才能在海拔4500米
以上的高原無人區(qū),
長時間的連續(xù)在雪山上
架設和觀測覘標。
在雪山覘標下觀測
觀測間隙
老測繪兵鼓勵我們,
在高寒缺氧中奮力前行,
在冰天雪地中奮力拼搏,
在艱難險阻中奮力進取。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在雪域高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宣誓為祖國的測繪事業(yè)竭盡全力。
王玉琨在冰塔林中跋涉
王玉琨 馮旭東 武飛勛在冰洞口小憩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每天趕著牦牛群徒步行走數十公里,
每天都要攀登5000米以上的雪山,
甚至一天要攀登兩座雪山。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每天睡在帳篷里,
甚至就睡在雪山頂上,
或是裹著大衣就睡在荒野上。
攀登雪山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沒有蔬菜吃,
很多時候,
炒菜鍋里都摻雜著大風吹進的沙子。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沒有醫(yī)療條件,
得了病全靠用自己的身體去扛。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沒有地方洗澡,
就在太陽光下,
脫掉衣褲,
用雙手一個一個,
去掐掉長滿的虱子。
行進在雪原
穿梭在冰塔林
跋涉在荒野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咀嚼壓縮干糧,
捧雪含冰解渴,
已經習以為常。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很多雪山,
都是脫下棉褲墊在肩上,
身負數十斤,
光著大腿,
硬是把器材和物資扛上山頂。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很多時候,
都是駐扎在高寒缺氧的山頂,
一連好幾天,
冰風冰雪冰水冰食品,
直到觀測覘標圓滿完成。
雪域測量
中尼邊境觀測
微波測距
為了覘標,
當有戰(zhàn)友倒下,
我們扯掉了所有的罐頭木箱,
做成棺材將戰(zhàn)友埋葬。
從此,
我們進藏乘坐的卡車上
就有了一口棺材。
20世紀70年代進藏測繪乘坐的卡車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挺進不通公路的雪域孤島——墨脫。
在牲口進不去的大峽谷,
我們全靠身背肩扛。
我們在齊腰深的雪中開路,
我們在草虱子、山螞蟥堆里穿梭,
甚至兩個人,
靠著3斤壓縮餅干和兩個水果罐頭,
就能在山頂奮戰(zhàn)7天7夜。
王玉琨在墨脫測繪作業(yè)
飛越雅魯藏布江
老測繪兵說,
新中國西藏第一代測繪兵,
始終帶著微笑去迎接挑戰(zhàn)。
老測繪兵說,
只有不怕苦不怕死的人,
才會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唱著贊歌跋山涉水,
吟誦詩歌爬冰臥雪。
雪山頂上撥動琴弦,
江河湖泊翩翩起舞。
GPS測量
全站儀測量
多少個日日夜夜呀,
為了覘標,
我們跟著老測繪兵,
傳承新中國西藏第一代測繪兵的榮光,
硬是把這紅色的覘標,
覆蓋了整個西藏高原,
繪制出了世界屋脊,
美麗的畫卷,
填補了地球第三極沒有地圖的空白。
為黨,為西藏,為祖國,為人民,
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榮獲了:
“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測繪大隊”的光榮稱號。
1982年,時任成都軍區(qū)司令員王誠漢、政委萬海峰親自授旗。接旗(中間站立者)為英雄測繪大隊第二任大隊長劉學超
今天,
在中國共產黨流淌了100年的血脈里,
也流淌著我們測繪兵的熱血。
覘標,是紅色的,
總是在講述西藏高原,
一代接一代的測繪兵,
那了不起的,
但又是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英雄測繪大隊榮譽室
覘標,是紅色的,
融匯著測繪兵的嘔心瀝血,
凝聚著測繪兵的堅強意志,
迸發(fā)著測繪兵的氣壯山河,
印刻著測繪兵的勇往直前。
今天,
當祖國的國防日益強大,
當西藏的邊防更加牢固,
當藏族同胞的生活日益改善,
當西藏的經濟建設日新月異,
那紅色的覘標就愈發(fā)浮現在眼前。
英雄測繪大隊榮譽室
今天,
隨著測繪先進技術的發(fā)展,
那曾經屹立在世界屋脊的紅色覘標,
或許已經看不見了。
那西藏高原曾經轟轟烈烈的測繪,
已經成為了歷史。
但是,
曾經在西藏高原浴血奮戰(zhàn)的測繪兵們,
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
那不怕苦不怕死的攀登精神,
早已融匯在了世界屋脊的山山水水。
在我們的心中,
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測繪兵們,
都是永遠屹立的覘標。
許建華
2021年11月9日寫于成都
內容轉載、商務活動、投稿 等合作請聯系
微信號:huitiandi321
郵箱:geomaticshtd@163.com
國家新型基礎測繪建設武漢試點順利完成預驗收
國家新型基礎測繪建設武漢試點順利完成預驗收
【智慧地球大講堂】第103期:奚民偉,海洋測繪技術的應用與發(fā)展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公眾號聚焦國內外時空信息科技前沿、行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跨界融合趨勢,探索企業(yè)核心競爭力,傳播測繪地理信息文化,為測繪、地信、遙感等相關專業(yè)的同學提供日常學習、考研就業(yè)一站式服務,旨在打造政產學研用精準對接的平臺。
《慧天地》高度重視版權,對于原創(chuàng)、委托發(fā)布的稿件,會煩請作者、委托方親自審核通過后才正式推發(fā);對于來自網站、期刊、書籍、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的稿件,會在作者欄或者文章開頭顯著標明出處,以表達對作者和推文引用平臺版權的充分尊重和感謝;對于來源于網絡作者不明的優(yōu)質作品,轉載時如出現侵權,請后臺留言,我們會及時刪除。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慧天地》的關注和支持!
——《慧天地》運營團隊
編輯:馬冉冉審核:安有碩 張自軒
指導:萬劍華教授
Hash:6be21c19ada8cfefd507d4844d07cf005a073d06
聲明:此文由 手機天下知多少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