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武安,探秘“后臨河”
龍山,山峰似山又似寨,形狀似鑼鼓,又稱羅鍋寨。據當地百姓介紹,“神龍山上面有棵樹,一個人抱不住,兩個人不夠抱,這顆樹叫石花樹,得上千年開外,這棵大樹生長在土薄山尖上,長的奇特,聞名世界的泰山、華山也沒有那么大樹”。青龍山上的玉皇頂,傳說是玉皇大帝下凡時乘坐龍攆點化為山,所以又稱玉轎山。在后臨河村口閣下坐著幾位古稀老人,談起后臨河的傳說,滔滔不絕,講道村西一公里的張廣寨,他們是這樣說的:“不知道在哪個年代,張廣在山上修煉,上面有七十二口碓臼,山腰有兩個大金蟾,中間有香爐,誰也不知道,那個字寫的都是白(錯別)字,寫的是:南京至北京,京香爐在當中。誰知道那個字叫南方人識破了,把這個金香爐給抱走了。他寫是北京的“京”,不是寫的金蟾的“金”,如果寫成金蟾的“金”,誰都可以發(fā)現”。再說村中的古井“神水泉”,這座神泉石頭上曾刻有幾行字“南站至北站,九州十八縣,兩缸黃金沒人見,要得有人見,禿男禿女現”。青龍山下的應龍峽,峽長一千余米,進入峽谷內山勢巍峨,屏峰壁立,如對山壁喊話,大聲大應,小聲小應,是一處鬼斧神工天然形成的回音谷。只可惜走進峽谷之時,正值草木旺盛之時,樹冠成蔭,回音谷在自然生態(tài)中失去它的真容。我們對谷喊話,回音谷失去了當地百姓那種靈驗。臥龍山上,七座天然形成的山洞懸掛在峭壁之上,他們洞洞相連,座座相通,當地百姓講,這七座山洞與北斗星的方向一致,村民稱之為“七星洞”,我們穿過荊棘叢林,煞費功夫爬進山洞,眼前自然景觀令人嘆服,洞內天然形成的鐘乳石形態(tài)各異,隨處可見,形同蓮花、大象等,自然界景觀無不包容其中。
后臨河,因它的偏僻落后人們逐漸離它而去,也因它千姿百態(tài)的石頭文化,淳樸深厚的民俗風情而被人們關注,2016年11月,后臨河被國家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等七部委授予“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據賀進鎮(zhèn)的領導介紹,清華大學古村落研究和保護專家已進駐該村,對后臨河古村落整體進行規(guī)劃和保護,正如常年從事古村落建設的孫君教授所說:“通過古村落的保護建設和開發(fā),把消逝的鄉(xiāng)愁尋回來,讓飛出去鳥兒飛回來,讓走出來年輕人再回來!”
神秘的后臨河,幾次親近你,卻總是沒有夠......
文:姚鴻軍
圖片:姚鴻軍 劉彥書
轉自:武安新視線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chuàng)。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系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立即處理。
Hash:bd33a97e8c8c6e759ee4d7b1597f1ef8b18e807f
聲明:此文由 邯鄲影像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