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處主山翠微山(上)
翠微山位于八大處,北高南低,植被茂密,最高峰海拔498.1米。翠微山有廣義、狹義兩說。廣義的翠微山,包括八大處、模式口、雙泉山、金頂山等,幾乎囊括了石景山區(qū)境內(nèi)所有的山;狹義的翠微山,是佛教圣地八大處的主體山。山體東到二處,西至板凳溝,南連虎頭山,北與盧師山接壤,延伸到陳家溝的范圍。翠微山山體由石英巖、砂巖構(gòu)成,巖性堅硬,奇峰怪石,存在第四紀冰川活動遺跡。
翠微山原名平坡山,明朝洪熙皇帝改平坡山為翠微山之后,平坡山的山名遂廢棄不用。換言之,平坡山是翠微山的曾用名。洪熙皇帝是何時改平坡山為翠微山的呢?明憲宗曾寫過《御制大圓通寺碑》,碑文記述平坡大覺寺(即今香界寺)的歷史,碑文中有如下的句子:“洪熙改元之初,皇曾祖仁宗昭皇帝以西山平坡大覺寺創(chuàng)始唐代,迄于金元,屢廢屢興,仍復(fù)圮毀,乃渙發(fā)宸斷,命工鼎新重建,賜額曰大圓通。更其山名翠微。”這就是說,改平坡山為翠微山的時間是洪熙元年,即公元1425年。有識之士說到八大處“三山”時,有句精辟的諺語:“青龍白虎保翠微。”意思是說八大處左有青龍山,右有虎頭山,中間是翠微山。
目前,八大處在翠微山就有靈光寺、三山庵、大悲寺、龍王堂、香界寺、寶珠洞等寺廟,八處中占了六處之多,其中以靈光寺和香界寺為翠微山主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斷修復(fù),平添美景。翠微山蹬道蜿蜒,緩慢抬升,四季景色迷人,是人們游覽八大處最多的山脈,也是地貌變化最為劇烈、人文故事最多的山脈。
靈光寺新開寶塔
二處靈光寺始建于唐大歷年間(766-779),初稱龍泉寺。遼咸雍七年(1071)曾予重修,在寺內(nèi)建招仙塔。金大定二年(1162)再次重修,改稱覺山寺。明成化十五年(1479)重修后,改稱靈光寺,沿稱至今。
靈光寺以供奉佛牙舍利著稱于世?!哆|史·道宗二》記載:“(咸雍七年)八月辛巳,置佛骨于招仙浮圖,罷獵,禁屠殺?!毕逃浩吣臧嗽露湃眨?071年9月25日),道宗親自將佛牙放在招仙塔內(nèi)。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lián)軍將靈光寺招仙塔摧毀,僅存塔基。僧人在清理塔基時,發(fā)現(xiàn)一石函,函內(nèi)沉香木匣有“釋迦佛靈牙舍利”“天會七年四月二十三日記”“山主慧鑒”字樣。打開一看,果有佛牙一顆。從此,“失蹤”多年的佛牙,終于重見天日。
從光緒二十六年發(fā)現(xiàn)佛牙算起,又過了半個世紀,萬隆會議期間,與會國家的首腦,向周總理表達參拜佛牙的美好愿望,并表示原意出資興建佛牙舍利塔。周總理歸國向毛主席匯報時,毛主席說:“怎么好意思讓人家掏錢呢?”在國家經(jīng)濟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出資百萬建塔。1957年,由中國佛協(xié)牽頭,于靈光寺招仙塔之北,相地鳩工,重建新塔,名之曰佛牙舍利塔。至1960年春,佛牙舍利塔建成,佛牙舍利塔修建委員會主任委員趙樸初,撰寫了《重建佛牙舍利塔記》,趙樸初在塔記寫道:“昔庚子壞,今庚子成?!闭邢伤枪饩w庚子年(1900)毀的,佛牙舍利塔是新中國成立后庚子年(1960)在招仙塔以北重建的,時間恰好是一甲子。
此塔蔚為壯觀,塔高五十一米,呈八角形十三層密檐式的遼代風格的佛塔,周圍繞以宇墻和白石欄桿,左右中三面各設(shè)踏跺十八級,使塔顯得極為高大巍峨。第一層塔檐以上疊砌了用米黃色耐火磚建造的十二層密檐,在塔的頂部施以綠色的琉璃瓦。在塔的八角部位分別系了八只風鈴,每逢清風吹過,動聽之聲不絕于耳。
1964年6月25日,靈光寺隆重舉行佛牙舍利塔開光典禮。來自柬埔寨、錫蘭(今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日本、老撾、蒙古、尼泊爾、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的佛教代表團應(yīng)邀參加,其場面之宏大,氣氛之莊嚴,前所未有,八大處從此成為舉世矚目的佛教圣地。
(未完待續(xù))
作者:門學文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Hash:4178171a3b7401ba0e6679dd9487827578a17f77
聲明:此文由 發(fā)現(xiàn)北京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