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縣前青塘村:鄉(xiāng)村旅游讓古村落煥發(fā)新光彩
都說身體和心靈總有一樣在路上。見慣了都市的高樓大廈,很多人就想感受一下濃厚的鄉(xiāng)村氣息。位于臨縣城南8公里處的安業(yè)鄉(xiāng)前青塘村,就是一處讓人身體和心靈都能放松休憩的地方。
前青塘村地處湫川腹地最平坦寬廣的黃河支流——湫水河西岸。這里依山面水,地理位置優(yōu)越,自然資源豐富。每逢夏季,前青塘村周邊蘆葦連片成林,農田盡為水澆地,還有魚塘近百畝。這樣的景色,在位于黃土高原山區(qū)的臨縣非常罕見。
坐在村子大魚塘農家樂的涼亭下,第一書記張林峰介紹起了青塘村的歷史。青塘村原名青上村,光緒元年,山洪暴發(fā),湫川山洪從臨縣上川直沖下來,致使青塘河由東向西沖擊青上村,大洪水在村中沖出一股清泉來,雨過天晴,池塘水清澈如鏡,水中魚兒嬉戲,塘邊蘆葦叢生,鳥兒歡唱。池塘周邊百畝土地得到池塘水灌溉,村民種上稻谷,這里成了一個魚米之鄉(xiāng)。從此,北方人吃上了大米,過上了江南水鄉(xiāng)生活。青上村民把泉眼稱為“海眼”,把村莊名字改為青塘村。再后來,青塘村分成了前青塘和后青塘。
“呂梁山上魚米鄉(xiāng),不信你來前青塘;要問青塘啥最好,蘆葦海眼粽飄香?!薄扒嗲?a href='/jingdian/31252' target=_blank>蘆葦蕩,深深海眼亮,悠悠粽飄香,家家奔小康!”張林峰說,市委書記李正印在前青塘即興所作的這兩首詩,如今成為了又一張“青塘名片”,在村里已是朗朗上口,老少皆知。來臨縣觀光賞景的游客,必定會把前青塘作為必去之地。
端午將至,粽子飄香,前青塘的游客逐漸多了起來。在經過大棚采摘、參觀古建筑群、泛舟魚塘、品嘗粽子等一系列的鄉(xiāng)村旅游項目后,游客們提著大包小包的粽子,盡興而歸。
看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大魚塘農家樂的負責人劉文啟一臉滿足。
劉文啟經營的農家樂緊挨魚塘而建,農家樂房頂用村子生產的葦葉鋪設,外形美觀大方,平整細密,為農家樂增添不少田園鄉(xiāng)村的氣息。坐在里面,微風習習,清涼舒適,別有情趣。
張林峰說,現(xiàn)在的前青塘村,發(fā)展的是旅游產業(yè),贏利的是粽子產業(yè)。的確,在大魚塘的農家樂飯店里,最搶手的還是粽子。
受疫情影響,今年春天,大魚塘農家樂一直處于“休眠”狀態(tài)。劉文啟想,干脆利用農家樂的空間,讓游客品嘗一下青塘粽子。說干就干,第一天,劉文啟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雇人手工加工了135個粽子,沒想到幾個小時內便一售而空,第二天劉文啟將粽子增加到300個,隨后是500個、1000個……幾乎每天,粽子都會賣個精光。
來魚塘的人,除了臨縣本地人,有的還專門從柳林、離石、方山等地跑過來?!白罱粋€月以來,我光賣粽子就賺了十幾萬元?!彪S著粽子的熱銷和游客的增多,農家樂室內的臨時作坊逐漸趕不上需求,劉文啟又在農家樂旁邊臨時修建了移動房來加工粽子。劉文啟說,這些年村民們日子越過越好,都是沾了前青塘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的光了。
此言此語,62歲的村民李根保感同身受。李根保原來是前青塘村的貧困戶,2017年,李根保重操舊業(yè),做起了磨小石磨的生意。伴隨著旅游產業(yè)不斷升溫,李根保的小石磨系列產品名氣也越來越大,成為了村里開發(fā)傳統(tǒng)產業(yè)打造的青塘粽子、青塘蘆葦系列工藝品、青塘小石磨系列產品“三大寶”之一,遠銷全國各地?!耙揽磕バ∈ィ颐磕赇N售收入有六七萬元,真正走上了致富路!”李根保說。
“我們村的旅游產業(yè)眼看著發(fā)展起來了,村里的大魚塘已擴大規(guī)模,新修建的水上樂園也計劃在端午節(jié)前后投入使用,現(xiàn)在來我們村旅游的游客每天已經達到一萬人?!贝妩h支部副書記王貴順說,預計明年前青塘村在鄉(xiāng)村旅游和其他產業(yè)上人均收入達到8000元。
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明清建筑、優(yōu)質的農副產品以及難忘的革命歷史……人們都說,前青塘看似小,卻蘊含著豐富的旅游“寶藏”?;谶@些優(yōu)勢,近年來,各級政府也加大了對前青塘村的扶持力度,先后投資近3000萬元實施了30多項開發(fā)建設保護工程,修繕恢復了120多處明清古建筑和元代奉天寺,并啟動建設紅色紀念館、民俗博物館、老年活動中心、800畝果林采摘園,建成占地10余畝的文化廣場;同時大力開發(fā)蘆葦產業(yè),組織村民赴河北白洋淀進行考察,引進河北白洋淀的葦系列工藝品技術,并對村民進行蘆葦系列工藝品技術培訓;連續(xù)舉辦了五屆青塘“粽葉香”民俗文化節(jié),吸引了海內外數(shù)萬名游客來到前青塘村觀光旅游,前青塘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再次向人們展示了它獨有的魅力,煥發(fā)出了新的光彩。
“望不穿的蘆葦蕩,游不遍的大魚塘,走不盡的古街道,聞不夠的稻花香”。如今,前青塘村以“古村落活化之路與發(fā)展模式”為主題,保護與發(fā)展并舉,著力打造中國特色古村落旅游勝地。這個原本“藏在山中人未識”的小山村,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熱情,在鄉(xiāng)村旅游的大潮中乘風破浪,揚帆遠行。(記者 劉子璇)
呂梁日報
Hash:b947d032213bb22879bd653f8e266bd1165ca300
聲明:此文由 黃河新聞網呂梁頻道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