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較有特色的小吃、一定要去吃的東西是什么?
驢打滾
驢打滾是老北京和天津衛(wèi)傳統(tǒng)小吃之一,成品黃、白、紅三色分明,煞是好看。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黃豆面,猶如老北京郊外野驢撒歡打滾時揚起的陣陣黃土,因此而得名“驢打滾”?!绑H打滾”的原料有大黃米面、黃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紅絲和瓜仁。它的制作分為制坯、和餡、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驢打滾”外層粘滿豆面,呈金黃色,豆香餡甜,入口綿軟,別具風(fēng)味,是老少皆宜的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
地址:白記年糕、牛街清真超市
糖火燒
糖火燒是是滿族傳統(tǒng)小吃,因其制作時用缸作成爐子,將燒餅生坯直接貼在缸壁上烤熟而得名。北京人常吃的早點之一,已有300多年歷史,原為通州小吃,后傳入北京,成為北京小吃。糖火燒香甜味厚,綿軟不粘,適合老年人食用。
地址:徐記燒餅鋪、張記醬肉小吃店
奶油炸糕
北京小吃中奶油炸糕是富有營養(yǎng)的小吃品種,據(jù)說奶油炸糕是1900年庚子年以后,學(xué)洋人的玩意兒,后來進行改良的。用料為面粉、奶油、雞蛋、白糖、香草等,吃起來稍有些嚼頭。這東西一問世,便很受老北京人的喜愛。
地址:護國寺小吃店、隆福寺小吃店
艾窩窩
艾窩窩是北京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風(fēng)味小吃,其特點是色澤雪白,形如翔狀,質(zhì)地粘軟,口味香甜。不僅北京人喜歡這款小吃,就是進京的外地人也常常要品味下這款聞名全國的清真小吃。每年農(nóng)歷春節(jié)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這個品種,一直賣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窩窩也屬春秋品種,現(xiàn)在一年四季都有供應(yīng)。艾窩窩歷史悠久,明萬歷年間內(nèi)監(jiān)劉若愚的《酌中志》中說:“以糯米夾芝麻為涼糕,丸而餡之為窩窩,即古之‘不落夾’是也?!?/p>
地址:錦芳小吃、護國寺小吃店
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風(fēng)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睞,尤得女性食客的喜愛。糖卷果主料用山藥和大棗,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輔料。山藥鮮品營養(yǎng)豐富,含蛋白質(zhì)、精纖維及維生素等成分,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用藥。中醫(yī)認(rèn)為山藥性溫味甘,無毒,入脾肺、腎經(jīng),有補中益氣、補脾胃、長肌肉、止瀉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糖卷果源自回族,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清真食品。
地址:鴻賓樓、紫光園、聚寶源
姜絲排叉
姜絲排叉,從其名就可知道,它原料中有鮮姜,因而食用時有明顯的鮮姜味而得名。據(jù)《天橋小吃》作者張次溪先生說:“舊天橋有專門賣小炸食的店家,如面炸不盈寸的麻花排叉,用草紙包裝,加上紅商標(biāo),時過年送禮的蒲包,又是小孩的玩物。”對這種小炸食前人還有詩稱贊說:全憑手藝制將來,具體面微哄小孩。錦匣蒲包裝飾好,玲瓏巧小見奇才。過去天橋賣這類小炸食的還要吆喝:買一包,饒一包,江西臘來,臘秦椒。大爺吃了會撂跤,撂官跤,跛子跛腳大箍腰。大麻花,碎排叉,十樣錦的花,一大一包的炸排叉。小孩聽到了,多喜歡去買。
地址:南來順
糖耳朵
糖耳朵又稱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見名品,又稱糖耳朵,因為它成形后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蜜麻花色澤棕黃油亮,綿潤松軟,甜蜜可口。北京南來順飯莊的蜜麻花最有名。1997年被評為“北京名小吃”和“中華名小吃”。與蜜麻花相似的還有蜜篦子(又稱‘’蜜三刀‘’),原料配制與蜜麻花完全一樣,只是形狀不同,它是三層平,中間豎劃幾刀,油炸后過蜜而成。此外還有干糖麻花、芙蓉干糖。干糖麻花不過蜜,芙蓉干糖也不過蜜。而是滾上一層用熟面和白糖混合的糖粉,也都 有甜、酥、脆的特點。
地址:李記醬肉爆肚、白魁老號飯莊
面茶
面茶是一種老北京特色傳統(tǒng)風(fēng)味小吃。面茶不是茶湯,而是黍子面或小米面煮成的糊狀物,表面淋上芝麻醬,芝麻醬要提起來拉成絲狀轉(zhuǎn)著圈地澆在面茶上。老北京人喝面茶,講究不用勺不用筷,而是要一手拿碗,先把嘴巴攏起,貼著碗邊,轉(zhuǎn)著圈喝。面茶很燙,其實用吸溜更加恰當(dāng)。碗里的面茶和麻醬一起流到碗邊再入口中,每一口都是既有麻醬又是面茶,要的就是這種感覺,這種味道。
地址:大興胡同面茶、隆福寺小吃店
馓子麻花
馓子麻花是北京清真小吃中的精品,很受百姓歡迎,它的制作比較麻煩。在事先將礬、堿、紅糖、糖桂花放在盆內(nèi)用溫水溶化,再將面粉倒入和均勻,和好后挫長條盤起來餳一會兒,然后揪成40克一個的小劑。馓子麻花古名為“環(huán)餅”、“寒具”,質(zhì)地酥脆,香甜可口。環(huán)餅據(jù)說遠在戰(zhàn)國時代就有,秦漢以來成為寒食節(jié)的必吃食品。
地址:護國寺小吃店
薩其瑪
沙琪瑪是北京著名京式四季糕點之一。過去在北京亦曾寫作“沙其馬”、“賽利馬”等等。薩其馬具有色澤米黃,口感酥松綿軟,香甜可口,桂花蜂蜜香味濃郁的特色。近年來,通過對山東沂水縣傳統(tǒng)食品“豐糕”的制作工藝和民俗學(xué)探源,發(fā)現(xiàn)這種食品即是沙琪瑪?shù)淖兎N,當(dāng)?shù)鼐用裆踔翆⑦@種類似沙琪瑪?shù)呢S糕作為中秋節(jié)的貢品之一。
地址:老北京傳統(tǒng)糕點
焦圈
北京小吃中的焦圈,男女老少都愛吃,酥脆油香的味兒,真叫人吃不夠。焦圈是一種老北京傳統(tǒng)的特色小吃,色澤深黃,形如手鐲,焦香酥脆,風(fēng)味獨特。在老北京,男女老少都愛吃焦圈。北京人吃燒餅愛夾焦圈,喝豆汁的時候也愛就著焦圈。
地址:寶記豆汁店、老磁器口豆汁店
豌豆黃
北京春夏季節(jié)一種應(yīng)時佳品。原為民間小吃,后傳入宮廷。清宮的豌豆黃,用上等白豌豆為原料,做出成品色澤淺黃、細(xì)膩、純凈,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涼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民間的糙豌豆黃兒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見于春季廟會上。例如在三月三蟠桃宮,“小棗糙豌豆黃兒”便是時令鮮品,小販們一聲噯這小棗兒豌豆黃兒,大塊的來!”好象是給人們報出了春訊,帶來了暖意。
地址:稻香村、白記年糕、偽善飯莊
蛤蟆吐蜜
蛤蟆吐蜜又稱豆餡燒餅,豆餡燒餅是北京小吃中的常見品種,因其以豆沙為餡而得名,在烤制過程中,因燒餅邊上有自然開口,吐出豆餡,掛著燒餅邊上,所以人們就形象地稱這種燒餅為蛤蟆吐蜜。
地址:隆福寺小吃店、白魁老號飯莊
來自網(wǎng)絡(luò)
北京本鄉(xiāng)本土的小吃大概由三部分組成:一類是清真小吃;一類是漢民小吃;一類是宮廷小吃。三種小吃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和飲食維度,但其中也有部分交叉。多年來,他們在京城的民間蓬勃發(fā)展,以其強大的生命活力豐富著北京的飲食文化,并也登上大雅之堂,遠非一個“小”字所能輕視和描述。
到北京,除了吃烤鴨涮肉外,還應(yīng)該吃一頓北京的小吃,如果不吃一頓正宗的北京小吃,就很難理解到北京的宮廷文化和市井文化。
1、先說北京的清真小吃。多年來,清真小吃幾乎成了北京的一個代表性名片,大家耳熟能詳?shù)男〕詭缀醵际乔逭娴?。北京的小吃名店主要有四大家,第一,護國寺小吃;第二,南來順小吃;第三,錦芳小吃;第四,白魁老號。
這四大家清真小吃,原本就是北京老城區(qū)東、西、崇、宣的代表性店家,四大家分屬于不同的城區(qū),護國寺屬于西城區(qū)的; 白魁老號屬于東城區(qū)的;錦芳小吃屬于老崇文區(qū)的;南來順屬于老宣武區(qū)的,現(xiàn)在雖然東城和崇文合并,西城和宣武合并,但在飲食的文化和情感皈依上,大家仍然覺得南來順就是宣武的,錦芳小吃就是崇文的。因為無論行政的區(qū)域怎么劃分,文化的脈絡(luò)、店鋪的起源和飲食基因卻并不因行政的割裂而斷裂。
這也是到四個地方能夠清晰地吃出不同文化內(nèi)涵的原因所在,從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角度上來說,保護每一種飲食文化的獨立性才是遺產(chǎn)保護的真正內(nèi)涵價值所在。因為,只有飲食才能最客觀地體現(xiàn)著一個區(qū)域文化脈絡(luò)的延續(xù)性。所謂的割裂性的保護,本身恰恰就是一種傷害。
回到正題,清真小吃四大家,相互間經(jīng)營的品種都差不多,清真小吃大概有三百多種(打筆墨官司的另議),很難說誰正宗誰不正宗,鑒于各人有個人的口味,在此,我根據(jù)自己的偏好推薦一個。
西城護國寺的小吃,我以為,油炸糕和豆泡湯都不錯,值得去吃。南來順的門釘肉餅和羊雜湯不錯,值得去吃;錦芳小吃的面茶和元宵一直名聲在外,可以專程去吃;白魁老號這幾年有點蕭條,但還是有老底子和有不斷進取之心的,所以,去喝碗豆汁兒應(yīng)該是可以的。
2、然后就是漢民小吃了漢民小吃品類也有很多,譬如:鹵煮了、炒肝了、炸灌腸了、火燒了,聽起來似乎都比較重口味兒,但這都是最具市井文化的一部分,清晰地反映著當(dāng)年貧下中農(nóng)、街頭攤販和布衣走卒的日常吃食和勤儉節(jié)約的美好品德。更重要的是,能把這些下水之物做得如此燦爛迷人充滿誘惑也足見廣大底層人民的走心手藝和勤勞智慧。
具體的店家有著名的小腸陳、華天飲食集團旗下的漢民小吃合義齋、北新橋的鹵煮老店(門框胡同的鹵煮也算一家吧)以及鼓樓下面的姚記炒肝,這一家可是當(dāng)年美國的副總統(tǒng)拜登先生訪華時吃的第一家,而且,還是他特別要求去吃,并是自己親自買單的,我記得是四個人大概吃了一百多塊。
3、最后就是宮廷小吃了。據(jù)各類民間的胡亂傳說,由于慈禧太后這婆娘愛吃,所以,民間傳出各種版本的和慈禧太后有關(guān)的小吃吃食和野史故事,而且,比較奇怪的是,現(xiàn)在也有很多店家都以慈禧太后為噱頭來宣揚吃食的正宗。我很納悶,這么一個老太后,個人容貌也不美麗絕倫,歷史名聲也不好,而且,她也不一定會吃,不知道江湖上的餐館為什么都愛拿她來做招牌。歷代的皇帝和后宮婆娘,吃的就一定好吃嗎?而且,那么多的皇帝嬪妃似乎長生的也沒見幾個。
和宮廷有關(guān)的吃食,目前在北京的市面上有很多,譬如:豌豆黃了、驢打滾了、艾窩窩了、蕓豆卷了、圓夢燒餅了,這些面食類的,幾乎都可以歸檔到宮廷小吃里去。
具體的店家,雖說都爭得面紅耳赤的,但若按傳承來說,應(yīng)該仿膳飯莊的比較正宗。仿膳飯莊不像其他的小吃店家發(fā)展的那么廣泛普及,在北京只有兩家:一家在北海公園內(nèi);一家在天安門廣場東。就地理位置來說,都是不太方便去吃的地方,果然是皇家的饃饃一般不好整。
除此之外,北京還有奶酪魏、羊頭馬、爆肚馮、李記白水羊頭等一些小吃特色店,各位食客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分頭去吃則個。
至于萬豐路上的小吃城,由于太偏遠的緣故,在此就不做重點推薦了。
Hash:a79ff34cf4f7784bd4bab3e2b7e2c7b0661e8f02
聲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